他們對呼吸、咀嚼或磨擦聲超常敏感不安,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你有相似的情況嗎?醫學研究指出:請先別怕,你不是孤單的…

爽脆的蘋果,一口咬下去,響起清脆的「喀嚓」聲。

不過對28歲的瑪歌(Margot Noel)來說,這聲音絶不悅耳。

瑪歌說:「我要走開或掩著耳朵,我不想聽到這些聲音。」她又說「我聽到會不安,又緊張。」

瑪歌並沒有誇張,因為她患有「恐音症」(misophonia),一種腦功能障礙。患者聽到很平常的聲響,薯片、鍵盤、筆以至關節所產生的聲音,都會引發激烈的情緒反應。

瑪歌覺得最難受的,是無法避開這些聲音。她說:「若是自己,我不想聽就不做任何產生聲音的事,但其他人發出這聲音,完全不受我控制,也不知何時才會停止。」

「恐音症」最初在2001年提出,指的是在聽到某些重複聲響時會產生出負面的情緒、想法和身體反應,也可稱為「選擇性聲音敏感綜合症(Selective Sound Sensitivity Syndrome)」,患者對生活中的一些特定的聲音異常敏感,最普遍是飲食時發出的聲響,包括咀嚼、飲水和啜飲的聲音。

英國紐卡素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蘇哈賓逹‧庫馬(Sukhbinder Kumar)博士2017年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恐音症的人大腦前額葉會發生變化,在聽到不喜愛聲音的時候大腦活動也隨之絮亂,與一般人有所不同。

與庫馬共事的提姆‧格里菲斯(Tim Griffiths)教授說:「我希望這個研究報告能讓受『恐聲症』困擾的人安心一些。過往我也懷疑為什麼有些人對這些聲音那麼激動,但後來我在臨床上遇到很多類似的例子,他們的狀況都很相似。」

格里菲斯說,過去自己也是站在質疑的一方,現時才明白患者的病徵,是如此相似。他說:「我們找到證據,指出患者腦內控制機制的不同,建立此症的基礎。」研究人員希望,最終能夠徹底明白恐音症患者的腦部有何不同,以研發新的治療方法,而其中一個方向,是利用低壓電流通過患者腦部,作為治療的一個方案。格里菲斯表示:「我希望這樣能安撫患者。」

「恐音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與其他人產生磨擦。瑪歌記得少時弟弟常咂舌頭,她說:「大約六、七歲時,我經常和他爭吵,弟弟也知道,每當我惹怒他、做他不喜歡的事,他就會咂舌頭。」父母不明白,只叫她不要孩子氣。

三年前,瑪歌去看一齣很精彩的戲劇,發覺有觀眾的呼吸聲大得像快要死去似的,回家後在網上查找,又主動聯絡紐卡素大的庫馬(Sukhbinder Kumar)博士,才知悉自己有恐音症。

英國的奧拉娜(Olana Tansley-Hancock)是另一位受恐音症困擾的病人,生活中的呼吸聲、咀嚼聲甚至磨擦聲,都令她煎熬難耐,她直言:「我會想去把人痛打一頓。」

她自八歲起深受其害,與家人進膳時甚覺「吵耳」,要躲在房裡吃。她更最怕人吃薯片,「光是扯膠袋時的沙沙聲,就讓我光火。」她強調,這並非普通的煩惱,「很長時間,我都避免去戲院;坐半小時火車,也要換車廂 7、8 次;上班時我受不了雜音,哭泣和恐慌的時間,還多於工作。」她向家庭醫生求診,卻總找不到成因,輾轉多年才知道患了恐音症。

「恐音症」現時仍無藥可醫,奧拉娜唯有常戴耳塞,並避免攝取咖啡因和酒精,因為這些飲料都會加重病情。她表示:「我的病情相對溫和,尚幸能保住工作,但我知道有很多人根本無法上班。」

庫馬博士說,現時仍未有確認的方法治療這個病症,更無法得知患者數目,但有數據顯示,認知行為治療應對病情有一定幫助。此外,有一項以大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有兩成同學有明顯的癥狀,顯示這種病症並非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