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素食」與純素有甚麼分別?時令食材為甚麼重要?近日,來自永善寺(Yeongseon Temple)的法頌法師接受《韓國時報》訪問,分享寺院素食之道。
「寺院素食」是僧眾每天的飲食;從種植蔬菜到烹調食物,一切都是修行的一部分。它與純素有別,不使用「五辛」──大蒜、小蒜、蔥、韭菜和興渠。從佛教角度來說,這些食物不利於修行,熟食會催情,生吃會令人容易瞋怒。韓國寺院素食強調使用天然、時令的食材,吃當季盛產的蔬食。
為甚麼「時令」這麼重要?
根據《韓國時報》報道,法頌法師認為,我們的飲食習慣往往會影響生態環境。例如,由於人們希望一年四季都吃到某些時令蔬菜,農民以人工溫室栽種,產生不少溫室氣體。因此,她認為吃健康的時令食物,可為後代留下淨土,挽救自己和地球的生命。
「我相信『蝴蝶效應』(即一件看起來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小小因緣不容忽視)。」
傳承時令、簡單的寺院素食
自從佛教傳至韓國,韓國的寺院素食文化已有逾千年歷史。在多代人的努力下,這種文化留存至今。法頌法師認為,寺院食譜有必要流傳;而且現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因此,她一直積極分享寺院素食的智慧和重要性。
法頌法師的煮食座右銘是「時令」、「簡單」。她曾於2015年出版韓語食譜《來自大自然的法頌餐桌》,介紹約八十款寺院素食。有些只需約十分鐘便可製成。
自2006年起,永善寺僧眾為附近的貧困人士提供寺院素食。法頌法師亦在首爾各地(如東國大學、鐘路區的韓國寺院素食中心和奉恩寺等)開設寺院素食課;她又同時跟世界各地的廚師合作,開辦烹飪課程。
近日,她為法國烹飪學校Le Cordon Bleu的倫敦分校開設網上烹飪課。熒幕上,她使用來自韓國的時令食材,重視烹調方法,傾注她對食材和享用者的尊重。
法師又表示,自2000年代開始,永善寺出現「人口老化」。身為寺內相對年輕的比丘尼,她希望盡可能地分享寺院素食的智慧(包括永善寺的食譜),給下一代留下歷史遺產(例如,如果不把柚子醬的秘方分享出來,數十年後可能便沒有人知道如何製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