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素食譜

鳯梨酥

鳯梨酥

麵糰材料:

低筋麵粉 400克、高筋麵粉 175克、杏仁粉 30克
杏仁霜 30克、奶粉 75克、糖霜 80克、牛油 350克

餡料:

糖水菠蘿(隔水去糖) 12片、糖冬瓜 160克、糖 25克
粟米油 1湯匙/8毫升、糕粉(熟的糯米粉) 80克

餡料做法:

1. 先將菠蘿放進攪拌機中,打爛後壓出汁液,只取當中180毫升汁液及160克碎菠蘿肉(剩下的汁液不用)。
2. 將糖冬瓜、糖和180毫升菠蘿汁放進攪拌機中打成漿狀。
3. 將步驟2的材料連同碎菠蘿肉與粟米油拌勻,最後加入糕粉攪勻即成鳯梨餡。

麵糰做法:

1. 將高、低筋粉材料放在枱面,粉中間留空位;
2. 將杏仁粉、杏仁霜、奶粉、糖霜、牛油放進粉中央攪拌,再與粉混合搓成餅糰。
3. 將餅糰分割成與模具大小相若,包進先前完成的餡料放在模具中央,用手掌壓實成型。
4. 將餅放在焗盆,再拿一個焗盆放在餅面入爐烘焙(焗爐要預熱),用約攝氏160度火焗20分鐘;在焗了10分鐘後將餅盆拿出,把餅翻轉再焗10分鐘,然後從焗爐拿出待其稍涼,再替餅脫模。

本食譜原刊自佛門網文章【郭師傅的全素點心美味配方

Categories
素店

五個Share秘技!中環素食小店愛心分享 推動健康茹素風

不少香港人外出用餐,最喜歡「手機先吃」,將餐廳美食第一時間分享至社交平台賺「Like」;來到中環蘇豪區的Fresca素食小店,角色卻掉轉過來,由餐廳五個不同層面的分享,讓顧客感受到店主Ivy Chow對素食的心思。

這裏說的分享,不是指在社交網絡簡單按個「Share」掣,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親身接觸、顧客與員工的互動交流,帶出健康、美味、充滿愛心的素食態度。

試食分享 跟顧客成為朋友

「我們希望能成為一家neighbourhood cafe(鄰社餐廳),讓顧客一進來,便感到溫暖、友善的氛圍。」所以Ivy告訴所有員工,必須善待每一位客人。Ivy歡迎顧客先試食才購買,藉此建立客人信心,亦令餐廳累積不少熟客,部份更因為在餐廳經常碰面而結識,「很多熟客,即使一個人前來也不會悶,因為隨時會遇到朋友!」

就算沒有遇到朋友,這班熟客亦已跟Ivy及員工成為朋友。你一邊吃,我一邊煮,大家一同聊天,分享素食心得。「試過有客人『有聲咳』還想買凍飲,我們連忙叫他別喝,還用紫蘇葉煲熱飲給他止咳呢!」正是這份對顧客的關心,令Fresca確有鄰里之間的溫暖感覺。

餐廳環境平實簡約,給人溫暖的感覺(圖:佛門網)。

「煮」意分享 人人皆是廚師

Fresca其中一款主打菜式,就是天天新鮮製作的素菜沙津吧,共有十多種款式可供選擇,中西皆備,切合不同顧客的口味。「有趣的是,當顧客只揀豆腐、薯仔、南瓜而不選帶有蔥蒜的食物,我們便知道他很大機會是佛教徒!」

不說不知,原來這裏所有員工也會參與製作沙律吧食物,以至餐廳其他菜式,Ivy說這是她的「全民『煮』意」理念:「就好像一大班朋友搞派對,每人負責煮一些食物,大家喜好不同,製作出來的味道及風格亦很不同,讓顧客有更多選擇。」

除了下廚,Fresca員工還要兼顧餐廳其他工作如樓面、打掃等等,他們不怕辛苦嗎?「我們是小店,店內工作都是『一腳踢』;我聘請員工時,最重要是對方認同餐廳的理念:大家是一個團隊,無分彼此,甚麼都願意去做。通常我會叫新人先試工數天,覺得適合自己才長做。」由此Ivy請來一班「周身刀,張張利」的員工,她亦給予員工很大自由度,由他們自行設計食物,「有時候,他們在外頭吃過一些素食菜式,覺得好吃,會回來試試炮製。我要回到餐廳後,才知道今天賣些甚麼!」

餐廳所有員工也是「煮得之人」(圖:佛門網)。

農作物分享 素食是天然藥物

Ivy對食材甚有要求,首要條件當然是新鮮及健康,「有機蔬菜固然好,但成本高、供應少;我們希望更多人接觸素食,如採用有機食材,定價便很難普及化。」為此,Ivy除尋找信譽良好的蔬菜供應商,還會從大埔的自家農田,採摘最新鮮的食材回來,「自己種的蔬菜,未必一定甜,但一定更新鮮、更爽脆。」

雖然自家種的農作物只佔Fresca食材不到10%,但這絕對是個好開始,亦帶出餐廳的「Farmacy」 理念(即Farm農田 + Pharmacy藥房 ):「外國有一句名言:Let food be thy medicine(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意思是來自大自然的食物,能為我們身體提供所需營養,讓我們吃得健康。農田就好像一間大藥房,令我們不用再依賴化學藥物。」他們還採用「祖傳種籽」(heirloom seeds)種植;此類別的種籽在香港較難找到,其特色是可以保留最天然的授粉過程(open pollination),種出來的農作物品種會跟平常所見的不同,希望能為顧客帶來更多選擇。

Ivy的自家農田,為餐廳提供最新鮮的食材(圖:Fresca)。

素食心得分享 越食越舒服

談到藥物,原來Ivy開設Fresca之前,曾有一段時間經常生病,看過很多醫生、吃過不同的藥,也未能治癒。「那時我剛退休,常常病,每天早上也肚瀉,整個人就好像一棵菜般軟弱無力,瘦到不夠一百磅!」最後Ivy經多番檢查後,才發現體內有重金屬,導致腸胃未能吸收營養,容易流失養分。後來醫生成功為她排毒,並囑咐她要多吃有機、有營養的蔬菜。

「但有機蔬菜實在太貴,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吃,家中其他人卻吃普通食材,好像不太好。」這便是她種植自家蔬菜的緣起。後來越種越多,自己一家吃不完,便萌生將農作物分享給其他人的想法。起初由身邊朋友開始,到現在開了Fresca,都是希望將自己的農作物、自己的茹素經驗心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我現時每天都是吃餐廳的食物,晚上七時關店後,又會打包回家當晚餐。多吃素後,我感到腸胃很適應、很舒服,再沒有以往飯氣攻心、容易疲累的情況。」

各款素菜沙律,是餐廳甚受歡迎的菜式(圖:佛門限)。

社群分享 願為環保出力

Ivy希望餐廳能打破「食素無味」的既定觀念,她相信只要煮法得宜,素食一樣可以好美味:「食物當然要以健康為先。若要煮得美味,還要有愛心才行。」Ivy所說的愛,還包括對地球、環境的愛護;日後她希望能在環保方面多下些工夫:「食材的源頭,我們已經可以控制;但如何處理剩餘的食物?好像外賣用的膠刀膠叉,可否洗淨後循環再用?」長遠來說,她希望發起一個素食社群平台,讓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參與,集結眾人力量,進一步推廣素食。「我不是要建立甚麼飲食王國,只希望帶來好的影響,能夠承傳下去就行。」Ivy亦希望這裏的工作經驗,有助員工日後自立門戶開設素食餐廳,讓茹素風氣更普及。

Fresca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54A號地舖

時間:0830-17:00(星期一至六)

電話:2770 2282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耶魯大學的網上課程「幸福的科學」,超過300萬人修讀了。人們學到些甚麼?幸福可以學習回來嗎?

2018年1月,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首次開了一門「心理157:心理學與美好生活」(Psyc 157:Psychology and the Good Life)的課,首天已有300位同學註冊修讀,最後選修的同學多達1,200人,佔了全校本科生的四分之一。

同年3月,耶魯大學與教育科技公司「Coursera」合作,推出了一個為期10星期、名為「幸福的科學」(The Science of Well-being)的免費網上課程,同樣大受歡迎,首兩年已有約50萬各地人士修讀。去年3月,新冠肺炎爆發後,修讀的人數激增。據該網站的資料,到今年4月,註冊學員已超過340萬人,比前一年增加了6.4倍。

這門課的導師、耶魯大學西利曼學院(Silliman College)院長、心理學教授勞拉∙桑托斯(Laurie Santos)說:「儘管疫情之下,人們都懂得如何保護身體健康,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但卻不知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桑托斯教授「心理學與美好生活」課程

「Coursera」的網上課程,改編自桑托斯在耶魯大學教授的實體課,內容包括「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外,也要求學員記錄自己的睡眠規律、寫感恩日記、隨意做一些好事,並記錄這些行為有否隨著時間和自身總體情緒而改變。

34歲的格雷琴(Gretchen McIntire)住在美國麻省、任職家庭健康助理,她同時也在南新罕布什爾大學(Souther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攻讀一個網上心理學學位。去年8月,格蕾琴利用疫情期間的空閒時間上了這個課程,她說這個課改變了她的人生。

格雷琴23歲時被診斷患有阿氏保加症,患者很堅持生活的規律,因此格雷琴往往因為要遵照自己制定的作息時間而苦惱。她說:「我知道這本書很有趣,但可以等到明天再讀,睡覺更重要。這是紀律,對吧?但我開始想到,用另一種方式生活,會讓你更快樂嗎?」

格雷琴又說,她發現每天禪修很有幫助,甚至在課程結束後也堅持下来。禪修還幫助她減少依賴社交媒體。她發自己多觀察内心,也變得更加内省。

特蕾西(Tracy Morgan)是加拿大阿爾伯達省一間康樂中心任職主管。去年6月,她和丈夫和子女在疫情期間修讀了這個課程。她說:「我的婚姻很美满,我有兩名子女。我有一份好工作和一間好房子。可是我就是永遠也找不到幸福。」

自從上了這個課程,52歲的特雷西承諾每天都做以下三件事: 練習一小時瑜伽;不管天氣多冷,都要到户外去散步;睡前在日記裡寫下三到五件感恩的事。

她說:「初時,你只會在睡前想到要感恩,當你養成這個習慣,你開始整日都想到一些感恩的事情。」

37歲的伊娃(Ewa Szypula)是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法國研究系講師。她說:桑托斯的課程中有一項小研究令她很難忘,研究員問了652位參加研究的美國人:如果給他們五美元,是花在自己身上,還是花在别人身上,會感到更幸福。事後參加者一致表示,他們在把錢用在别人身上時感受到更大的滿足。

後來,伊娃趁妹妹生日也做了一次實驗,將自己買的一條名貴裙子送給妹妹。她說:「那種幸福感幾個月後還在。」

修讀了這個課程令人幸福嗎?約翰霍金斯大學精神病和行為科學研究員大衞∙雅登(David Yaden)最近在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簡稱PLOS ONE)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雅登比較了修讀了「幸福的科學」和修讀了另一門「心理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各2,000多位學員,結果發現,雖然兩組同學的幸福感都有提高,但修讀了「幸福的科學」學員的幸福感更為顯著。

雅登認為「幸福的科學」要求學員實踐練習,他說:「單有學識並不足夠,人們需要實踐。」

Categories
素知識

佛門中的素食者,為何大都不吃蔥蒜?五辛又是甚麼?

甚麼是五辛?

學佛的人在持素之後,大都會隨同不吃五辛。五辛即是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有人會將其稱為「五葷」。五辛即指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

  1. 大蒜,又稱葫,漢朝張騫出使大宛國時持回,為今人所常食者。
  2. 革蔥(茖蔥),即是薤、山蔥、革山蔥。
  3. 慈蔥,即是蔥、胡蔥、春蔥。
  4. 蘭蔥,即是小蒜、家蔥。
  5. 興渠,即是蒠蒺、芸薹、阿魏藥、殑渠盧、形具。《翻譯名義大集》舉出兩說:(1)形具,又作興舊、興宜、形虞、興瞿。依辭典之解釋,形具為從 Asafoetida 之根取出之物,可供作藥用及調味用,其學名為 Ferula aasa-foetida。(2)殑渠盧,譯作蔓菁。為 Amyris agallochum 樹之滲出物,可供作香料、藥用。我國(中國)不產此物,而產於于闐,根粗如細蔓菁之根而白,其臭如蒜。

不食五辛的原因

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記載:

「熟食者發婬,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然諸餓鬼等則舐其脣吻,常與鬼住而福德日銷;大力魔王現作佛身為其說法,毀犯禁戒,讚婬怒癡,令人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之五種辛菜。」

上文的意思即是說,如果熟食這五種辛菜,會有催情的不良作用,如果生吃則會令人容易瞋怒。而且十方的天人、神祇等都嫌棄五辛之臭味,而不願親近那些食過五辛之人,故這上不會得善神擁護;反之,餓鬼則會去舐那些食過五辛的人的口唇。因此,食五辛的人常常與不善之鬼神共處,而自己的福德會日漸減少。漸漸變得只會與惡鬼、魔王等共處,魔鬼會為這些食五辛的人宣說令其墮落的法,令這些人的貪瞋痴不斷增加,最終要墮入無間地獄。因此,佛陀認為那些願求解脫,並成就佛果的眾生需要斷除食五辛之習慣。

不在五戒的要求內

常有弟子對於持守五戒與能否吃五辛放在一起考慮,問及如果因為持守不殺生戒而持素,那麼應否吃五辛?其實,站在追求人天善果的立場上,如果不殺生基本上是可以免墮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因此沒有明文表示持守五戒要戒食五辛。然而,受上文《楞嚴經》的引文中的啟發,我們可以知道食用五辛雖然不會直接墮落三惡道,但是因為食五辛是會引起貪瞋三毒的不斷增加,最終由三毒的影響而造種種惡業,使眾生墮在三惡道。故此,五戒雖然沒有要求持素者不食五辛,但我們亦應該盡量不食用五辛。

身體有病需要吃五辛,怎麼辦?

至於僧侶方面,亦有禁食五辛之戒律,修行者也嚴格持守。然而,如果有僧侶因為重病而非食五辛不得痊癒者,佛陀亦特別開許。據《諸經要集‧卷二十》引述戒律的典籍說明,在佛陀時代亦有一些因病而需要食蒜之出家人,佛陀認為他們應在食過五辛之後的七日中,被分隔於一間僻靜的之小房之內,期間不得用(坐、臥)自己或其他的僧床褥,而且亦不得去大眾方便的地方、講堂處、佛塔、僧堂等處,亦不得禮拜佛陀,僅能在下風處(從佛足那邊吹過來的風)遙禮。隔離期七日圓滿之後,那位食過五辛的比丘需要澡浴熏衣,才可以再與大眾一起。

(本文轉載自佛門網明覺文章《佛門中的素食者為何大都不吃蔥蒜?》,作者為法忍法師)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如何防治蟲蝨患?且聽義工鄧渭然分享5種天然防蟲法!

防蟲蝨義工鄧渭然先生(圖:佛門網)

香港人口密集、環境潮濕,兼且居所面積日漸狹窄,蟲蝨極易滋生。對於劏房戶及乏力自顧的獨居長者來說,蟲蝨問題更是一大困擾。如何防治蟲蝨問題?我們請來防蟲蝨義工鄧渭然先生分享環保、天然的防蟲方法。

鄧渭然坦言自己他小時候常與蟲蝨為伴,深受其苦,長大後研究生態環保,願以環保方法助人解決蟲蝨問題。有感坊間防治蟲蝨之法不彰,且往往留下化學物料持續危害人畜,他以人生下半場投身義工工作,盼助弱勢社群解除蟲患困擾。

「防病勝治病,防蟲勝滅蟲」,是鄧先生的口頭禪。他認為防治蟲蝨問題,其實不用「殺牠死」。「蟲蝨繁殖能力強,『見到就殺』不但不湊效,還會造惡業。倒不如預防蟲蝨進入家居,讓牠們回到叢林去。」鄧先生認為,使用煙霧彈、殺蟲噴霧等化學品來殺蟲,化學氣體飄浮在空中,不但有損自己健康,亦會破壞生態。

「其實我們不須殺蟲,驅蟲就可以了。」鄧先生說:「有些人不食煙不飲酒,卻患了肺癌,可能是平日吸入太多化學氣體(如殺蟲劑)所致。」

鄧先生與義工隊協助市民清潔家居(圖:鄧渭然)。

從源頭入手防治蟲蝨

「想防治蟲蝨,首先要從源頭入手──保持家居環境衞生。我們要常常執拾家居,將不需要的物件捐出或丟棄。」鄧先生說,或因「戀物」心態,或因懶於執拾,或因家人離世而不捨得清理遺物,有許多人都不願丟棄舊物,致令家中蟲蝨為患。「每件物品都攬著不肯放下、不肯捨棄,其實是煎熬自己,這也是因果。」鄧先生記得,有一位五十多歲、在大角咀居住的男子,因為家人往生而心情憂鬱,且又乏力執拾家居,以致每天要跟一群木蝨一起生活。

被蟲蝨叮咬,後果可大可小,小小木蝨已足以令人痕癢難眠;如果情況嚴重,甚至須求醫治理。鄧先生說:「被蝨叮刺後可引致大面積的皮膚敏感,比被蚊咬更難受。」有些人因為家裏蟲蝨太多而大受困擾,以致要向精神科醫生求助。遇有精神受困擾的個案,鄧先生會安排義工醫生探訪,或轉介心理醫生。

除了定期執拾家居外,鄧先生又建議:「盡量不要在街上執拾東西回家。有些人經常在街上執拾紙皮回家,使紙皮充斥家居每個角落,終令自己連路也走不了。其實紙皮最易藏納蟲蝨,因為它容易潮濕,有利蟲蝨生長。」

不過,有些人即使定期執拾家居,家裏仍然有蟲患,原因何在?鄧先生說:「在街上與身體黏有蟲蝨的人擦身而過,也有可能將蟲蝨帶回家。出外旅行,亦有可能將蟲蝨經由行李箱和衣物帶回家。」他補充,用布料或皮革製成的傢俱,特別容易藏納蟲蝨,而膠製物品則相反。

鄧先生並介紹防蟲的天然方法──以草本植物預防蟲患:

環保、天然的防蟲方法

1. 在家中種植天然植物,如香茅草、檸檬草和大蒜,利用植物的氣味,防止昆蟲進入家裏。

2. 將辣椒液、蒜頭水或洋蔥水,噴灑在蟲蝨容易滋生的地方(如家中暗角、雜物堆旁),以防昆蟲走近。

製作方法:將辣椒、洋蔥或蒜頭切成碎末後,混入約五倍清水,浸泡四至五小時,然後過濾殘渣。製成品可用噴壺盛載。

3. 將去皮的洋葱和蒜頭放在家中。可用網袋盛載。

4. 在櫃中多放花椒、八角(可用舊襪盛載,充分利用舊物)。將一包包花椒八角放在抽屜,或一些潮濕、陰暗的地方,如床架暗角。

5. 用碟子盛起沙薑粉,放在蟲蝨容易滋生的地方。

鄧先生說:「辣椒、花椒和指天椒都有刺激性,製作這些辣椒液時不宜太濃縮。」如果防蟲效力不足,就要增加液體的濃度;如果刺激性太重,就要稀釋液體。上述的名單裏沒有「臭丸」(樟腦丸),鄧先生解釋,由於臭丸對人體有害,所以世衛不建議使用。

一言以蔽之,最環保的防蟲要訣就是:保持家居整潔及通爽,並使用天然物品來預防蟲蝨。

Categories
日本素緣味 素視頻

《日本素緣味》:味噌調味醬

「日本太太」、「Veggie Labo」日式蔬食食材店創辦人May與Veggie 365合作推出《日本素緣味》,為大家介紹日本農家製作的天然無添加素食食材及調味料,分享其背後的小故事;並以簡單方法炮製出100%正宗和風素料理,讓大家也可在家輕鬆跟著做!

味噌是日本家庭常備的重要食材,今集May為大家介紹一款來自鳥取縣、純天然發酵的谷口味噌,含更多的酵素及酵母菌,多吃有助我們腸道健康。May還跟我們分享谷口味噌的小故事,原來他們每季均會預留大部份的味噌,以義賣形式供應給鳥取縣小學,用來製作營養午餐,希望學童從小便能好好整理腸道健康,因此他們在當地人心目中,是一間良心企業。May今次為大家示範如何將味噌稍作處理,成為「味噌調味醬」,放在雪櫃中保存可保存3個月時間,有需要隨時取出來製作味噌湯或其他素食,十分方便!

(鳴謝Veggie Labo提供場地及食材拍攝)

味噌調味醬

材料:

味噌 120克、味醂 50克、甜菜糖 50克

做法:

  1. 先將味醂倒入鍋內,開中大火以「煮切」方法把味醂加熱至揮發酒精,完成後倒起備用。
  2. 準備一個大器皿,先加入剛煮好的味醂味噌和糖,將兩者拌勻後,再加入味噌一起慢慢搞勻至所有材料融和,味噌調味醬食譜即告完成。
  3. 準備一個已消毒的器皿,將味噌調味醬放進內,可儲放在雪櫃3個月時間。
Categories
素食譜

無五辛純素日式炒麵

無五辛純素日式炒麵

食譜及圖片提供:Veggie Labo日本菜食食材雑貨店
材料:

純素日式炒麵 1包、長型包 (即熱狗包) 2個
純素燒汁 適量、豆乳沙律醬 適量

做法:

1. 把麵餅放入滾水煮至軟身,然後隔走多餘水分。
2. 燒熱平底鑊,加少許油後放麵,並倒入附上的日式炒麵汁,和麵條炒勻,然後熄火。
3. 把炒好的麵條夾進麵包中間,灑上附有的紫菜粉及紅薑粒,趁熱享用。若想再好味點,可以加適量純素燒汁及豆乳沙律醬。

本食譜原刊於Veggie Labo Facebook專頁,Veggie 365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Categories
素店

黯然素叉燒、沙爹素牛⋯⋯還有素月子餐!全港首間素食茶餐廳,是怎樣在短短個多月「煉成」的?茹素創辦人分享箇中歷程:感恩眾人,成就素緣!

很多香港人也喜愛前往茶餐廳用膳,貪其食物夠地道、出餐夠快、還有一份「由細食到大」的親切感。信佛茹素多年的Sharon,本身從事素食餐飲業;她發現近年香港素食風氣日盛,惟至今仍未見有任何一間素店主打港式情懷美食,決定親自開設一間,更集合另外四十八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即合共四十九名「股東」一同參與。由落實租舖到早前正式開店,這間位於灣仔旺區的「新本真茶餐室」,只用了短短個多月時間便正式營業。這份久違的香港拼搏精神,他們是怎樣做到?

Sharon希望製作出港式情懷的素食,除要做到色香味俱全,還標榜健康、不油膩。

不同宗教朋友共融合作 推廣大眾化素食

「我是那種『要麼不做,一做就全力去做』的人,大家都笑說我是火車頭,甚至是火箭頭!」Sharon回想當日決意開設港式素食茶餐廳後,火速找來另外四十八人合夥,「他們有來自佛教、天主教,甚至是『無教』(沒有宗教信仰)的朋友,有些閱歷、學歷比我高得多;惟彼此不分宗教和身份背景,眾人只有一個共同目標,希望透過大眾化價錢,讓更多人接觸素食。而茶餐廳食物,我們相信人人也吃得起。」小店以港式情懷做噱頭賣點,就是這個原因。

在個多月的籌備過程中,Sharon坦言遇上大大小小不同的困難和挑戰,可幸大家共同努力,一一克服。「多謝股東們對我信任,開店的事情,全部放心交由我決定。」Sharon以行動回報,在她事事親力親為帶領下,餐廳一眾員工和義工沒有計較之心,一同合力參與、一同解決問題,才能成就餐廳在短時間內順利開業。

餐廳上星期正式開業,吸引敖嘉年(左圖)、江美儀(右圖)等前來撐場。Sharon跟江美儀合照的「打卡位」,背後的勵志金句更令她感受甚深(圖:新本真茶餐室)。

新派茶餐廳風格 提供港式素餐

走進小店,內裏裝潢設計走簡約文青風,設有不少「打卡位」,有一份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是近年流行的新派茶餐廳格局,環境氣氛亦跟「新本真」店名「本來如是真」的意思很匹配。不過,一間餐廳要「留客」,最重要還是食物質素。這裏既以港式美食為主打,一切你想像得到的茶餐廳菜式,例如早餐的奶茶沙爹牛通粉;午餐的叉燒煎蛋飯、焗豬扒飯或肉醬意粉;以至下午茶的熱狗西多士菠蘿油等等,店內全部都有素食版,而且一律不含五辛(部份菜式有蛋奶成分)。Sharon認為香港人喜歡新鮮感,所以一定要做到如葷食茶餐廳般選擇多元化、中西美食皆有,才能吸引客人,尤其是非素食的朋友光顧。

(左圖)周星馳《食神》內的「黯然銷魂飯」,在這裏可吃到味道不遑多讓的素食版。(右圖)沙爹素牛炒滑蛋,沙爹醬味道做得正宗,不知會否吸引網絡上「香港沙爹牛肉麵關注組」的注意?

餐廳總廚權哥有三十年素食經驗,在他主理下,將各種「茶記美食」以素食版呈現,無論賣相與味道皆出色。例如最近不少網民熱烈討論的沙爹牛肉,這裏的素食版沙爹醬汁做得夠正宗,吃進口帶微辣,更多的是沙爹的濃郁香味。素肉醬意粉以多種菇菌製作而成,即使不加香蒜,已帶有濃濃香味。「黯然銷魂飯」即叉燒煎蛋飯,素叉燒調味跟足港式燒臘做法,蜜味十足更帶少許「燶邊」,送飯一流。

(左圖)素肉醬意粉用上多種菇菌製成,和葷食的肉醬幾可亂真。(右圖)台式香菇肉燥滷蛋飯同樣用料十足(圖:Man Tsang / 新本真茶餐室)。

另一首創 為產婦度身訂製素月子餐單

權哥同時精通川菜,為此餐廳特設數款川式麻辣客飯,其中一道川味麻辣素雞以猴頭菇代替雞塊,口感的確很相似。「我們會用新派植物肉製作菜式,但可以的話,也盡量選用新鮮素食材料,例如素肉醬、XO醬等均是自家製;工序多了,但過程中沒有添加人工成分,亦絕不加味精,讓大家吃得更健康。」

店內還有一道在港式茶餐廳很少見的菜式──素薑醋。沒有豬腳,但換上黃耳等材料,有助剛分娩的媽媽補充足夠骨膠原。Sharon表示餐廳已獲取政府的相關證書,並和註冊中醫師合作,按產婦的體質及口味需要,度身訂製素食版月子餐單,甚至還可做到一日三餐外送服務。「會有這個構思,是因為香港市場上未見有人提供素食月子餐單,我們希望能做多一點,幫助茹素的媽媽!」

(左圖)川味麻辣素雞是總廚權哥拿手的川菜,嗜辣的朋友一定要試試。(右圖)餐廳同時為茹素產婦提供素月子餐單,而素薑醋則是餐廳恆常的菜式。

「打卡位」背後另有意義 象徵餐廳同心合力 

餐廳開業至今短短一段日子,Sharon笑言有部分客人以為這裏是一般葷食茶餐廳,待吃過食物後才知是素食來。「十分感恩,他們知道自己『誤入』素店後,也客氣表示就當試試食素,更盛讚和葷食很相似,不說也不知是素食來!」這也是Sharon及餐廳眾人的願望,希望更多非素食的朋友接觸素菜,發現素食不再只是舊式甜酸齋、芋頭魚等沉悶菜式,原來可以如此多變化。

訪問中,Sharon說得最多是「感恩」,除了感恩股東的信任,還有店內員工及義工上下一心。她特別喜歡店內「打卡位」寫上的勵志金句:「Take my hand and hold on tight. And we’ll get there.」Sharon深信這代表一份承諾。對她來說,就是代表餐廳眾人手牽手,合力做好一件事,為推廣港式健康素食而努力。她希望待餐廳上軌道後,能與團隊做多一點點,回饋社會。期待他們這份素緣,日後繼續茁莊成長,發光發亮。

Sharon事事親力親為,她亦感恩一眾員工及義工上下一心,彼此共同努力,才能成就餐廳順利開業(圖:新本真茶餐室)。

新本真茶餐室
地址:灣仔莊士敦道10號地舖
時間:07:30 – 18:30
查詢:9791 9676(只限Whatsapp查詢,不接受語音通話查詢)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日本「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風靡全球,人們都覺得這套「整理魔法」(Konmari Method)十分有效,它的秘密在哪裏?

瑪嘉烈(Margaret Kershner)將家中廚櫃裏所有的杯子放在餐桌上,各式各樣,有普通的玻璃杯、名貴水晶酒杯和運動用的塑膠水杯。瑪嘉烈拿起一個酒杯說:「這個沃特福德(Waterford)酒杯,我不想掉呀!」

在旁的米歇爾(Michele Vig)問:「這個杯子能觸動你嗎?你不覺得它很佔用地方嗎?」

瑪嘉烈看著這些杯子,說:「有點退色,我想還是丟掉好了。這一套,我也不太喜歡,好像從來沒有用過。」然後將放進一個盒子,準備捐到二手物收集站。

米歇爾說:「謝謝它們吧!」

瑪嘉烈住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家中有三個在學的孩子,還有一條狗,家裏的雜物越來越多,終於想到要找人來幫忙整理家居。瑪嘉烈找來專業的整理顧問米歇爾協助她們清理家中的雜物。除了廚房外,瑪嘉烈還清點了一個貯物櫃,丟棄了半個衣櫃的衣物。米歇爾還教她如何摺叠和擺放衣服,一打開抽屜就可以一目了然。

米歇爾原在一間咖啡店任職市場推廣主任,間中替親戚朋友執拾家居。後來讀到了日本「整理教主」的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一書,覺得近藤的「整理魔法」對執拾家居很有效,便想到是否可在這方面發展。

米歇爾到芝加哥參加了一個為期三日的整理研討課程,然後成為一位專業的「整理魔法」顧問。

近藤麻理惠在2011年版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不但風靡亞洲,更進軍歐美市場,估計售出達一千萬冊,西方人稱她所提倡的一套方法為「整理魔法」(KonMari Method)。

2016年,近藤麻理惠在美國三藩市的始創公司開辦了這個證書課程。課程一位發言人說:「人們都想採用「整理魔法」去整理自己的居所,但又想有人提供個別的協助,於是便開辦了這個課程。

近藤麻理惠和她的學員。

參與課程的人士來自各行各業,有些是科學家、網頁工程師、牙醫和律師等,也有退休或兒女長大已經成長、希望可以開啟事業第二春的人士。完成課程的參加者可獲得「認證整理顧問」的資格,之上還有六個晉升階梯,那些曾為50位客戶以上提供500小時服務的整理顧問,可以晉升為「認證整理魔法大師」(KonMari Certified Masters)。

「整理魔法」取捨物品其中一個準則,是那些物品能否令你產生「怦然心動」(Spark Joy)的感覺,否則那些東西都是可有可無,棄不足惜。

加州的翠茜亞(Tricia Fidler)曾當過業務主任。她家人曾從軍,總喜歡將東西收拾包裹,多年來積存了不少物件。及後女兒升讀大學,她決定整理家居,於是引用整理魔法幫助她如何將物品甄選、分類及收藏,後來更成為一位整理顧問。

翠茜亞認為最重要是學會聆聽,她說:「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部分是學習專注聆聽(attentive listening)。我學會不要說得太多,讓客戶在撿拾物品的過程中說出那些物品能令他們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當一個「整理魔法」顧問壓力也不少。整理顧問不單是協助客戶整理,更仿似為整個人的過去作一個總結,他們會丟棄一些塵封了很久的東西,例如一些老舊的情信、照片和書籍等。過程中整理顧問會引導客戶跟這些將要被丟棄的東西逐一道別,感謝這些物件曾為物主帶來過的喜悅。

整理顧問表示,客戶對不同的物品都有難捨的感覺。來自費城的阿曼達(Amanda)認為,清理廚房是最困難,很多客戶可能要爬進碗櫃、廚櫃裏,取出那些很久未有使用過的廚具。

來自加拿大的瑪蓮娜(Marina Ramalho)覺得最難是說服人們捨棄書籍。但她認為近藤麻理惠建議的一個方法十分有效。她說:「我先叫客戶揀出他們心目中最重要的五本書,然後將其他書籍與這五本書比較,就能選出那些書籍是值得保留的。」

對於父母來說,整理孩子們的房間是最難關。一位家長瑪麗莎(Marisa Torrieri Bloom)請了「白金級」整理師凱倫(Karen Socci)來協助她清理。她貯存了五大箱孩子用過舊蠟筆、勞作紙和圖畫等。凱倫逐一拿起這些物品,問她有沒有「怦然心動」的感覺,結果很多東西全都被丟進垃圾袋棄掉。

瑪莉莎說:「孩子的圖畫和嬰兒時穿的連身衣,喚起我很多回憶。處理這些東西的必須要有很果斷的方法,「整理魔法」正提供了很有用的方法。」

翠茜亞說,面對每一位客戶的心情都很複雜,但最大的滿足感是改變了人們對擁有物質的態度。她說:「能透過這個過程讓人們與所擁有的東西建立一種新的關係,令我感到十分欣慰。」

Categories
素知識

茹素者進行長跑運動,有甚麼地方要注意?素食長跑組教路:碳水化合物有助提升耐力,還要記得比賽前戒吃這些素食……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來,不少人越加注重身體健康,除多吃素食外,亦明白運動的重要性。而跑步是最簡單的運動,只要天氣良好,然後換上運動服及跑鞋便可進行。惟素食者若參與跑步,甚至長跑運動,有甚麼地方要注意?活躍於Facebook的「素食長跑組」,眾成員Ken、詩晴和阿基,以及來自澳門的成員Andy(阿君)現身說法,為各位「跑素」朋友分享秘訣心得。

吃對食物 提升耐力腳骨力

Ken自十多年前開始茹素,他在2013年聯同阿基、詩晴及另一位發起人Ringo成立「素食長跑組」,希望聚集一班愛好素食及跑步的志同道合朋友,彼此交流經驗與心得。Ken自言對飲食要求不高,但十分注重食物營養。「長跑需要良好的耐力及『腳骨力』,這些能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例如白飯、豆類、薯仔,茹素者一樣可以吸收到足夠份量!」

鐵質、蛋白質同屬跑手必須攝取的能量,坊間不少人質疑茹素者缺乏這兩種營養,Ken卻不同意,「好像綠色蔬菜、果仁都含有豐富鐵質;豆腐則是我們運動人必吃的食物,全因它的蛋白質成份很高,被喻為素食者的『肉類』!」

賽前戒口 禁吃難消化食物

若進行馬拉松等長跑運動,除了吸收足夠營養,還需要戒口。Andy有一個反面教材和大家分享:「我有一次在比賽前吃粗纖麥包,以為十分健康。但因為粗纖維難消化,結果在跑步期間感到不適,大大影響表現。」此後,Andy在備戰期間必定戒食難消化的食物,「還要禁食刺激性、重口味的素食,多吃天然食材,讓身體容易吸收。」阿基則會在備戰期間戒喝凍飲,出賽前就慣性吃一條香蕉,既容易消化,亦可補充一定能量。

茹素減少積存乳酸 增強長跑耐力

四位素食跑友,跑齡及素齡各有不同,但他們不約而同認為,茹素有助他們跑出更好表現,「成績未必會快許多,但身體機能絕對比茹素前回復得更快。」詩請特別提到當年參加三藩市馬拉松時候,她剛轉吃全素(不吃蛋奶),「比賽路段很多鈄路,但我跑時感覺很輕鬆,比我想像中更輕易完成賽事!」

Andy則因為五年前不幸中風、後來在針炙師建議下,開始透過運動及跑步來復原,幫助紓解身體的張力。期間亦在一位好朋友的游說下而開始茹素。轉素之後,Andy開始留意不同食物的營養成份,更發現素食令身體積存較少乳酸,有助減少肌肉酸痛,對應付長跑這類挑戰耐力的比賽很有幫助。

茹素加適當訓練 可提升短跑爆炸力

Ken認為茹素不但能提升耐力,對短跑所需的爆炸力亦甚有幫助,「只要吸收多些含豐富蛋白質的素食,再配合針對性訓練,素食者一樣能在短跑比賽有好表現,最著名例子當然是美國傳奇田徑好手劉易斯(Carl Lewis),他也是一名素食者。」

素食與運動 必須互相配合 

笑稱自己參加長跑比賽是「跑慢」而非「跑快」的阿基,原來在中學念書時候,在家人影響下已開始茹素,但一直很少運動。後來在擔任教師時參加學校的1,500米比賽,才發現自己跑得十分辛苦,體能完全不能應付,便立下決心多做運動及跑步。「我認為茹素不一定代表健康,要看你吃的食物是否天然有益,還需要運動配合。我認同茹素絕對能增強耐力,因為大部份素食皆容易消化,讓身體儲存更多能量,對跑步尤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