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素知識

何解有些素食者會出現貧血?台灣中醫師拆解箇中因由,並推介可幫助補血、補鐵的蔬食……

不少人認為茹素後,容易令人面色蒼白,以至有貧血跡象,為甚麼呢?台灣中醫師王大元早前在社交平台撰文,分析箇中原因。他表示以往亦有一些個案病人自轉吃素食後,出現貧血等問題,他認為原因有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王醫師進一步指出,如果素食者未能吸收足夠維他命B12及葉酸,更會出現「大血球性貧血」。

面對這問題,素食者該如何應對?王醫師首先提醒大家茹素一定要吃得多元化,記緊要補充含豐富鐵質、B12、葉酸和蛋白質的蔬食食材。他建議素友們可多吃芝麻、黑豆、紅莧菜、紅鳳菜、腐皮、菠菜、葡萄乾、紅火龍果和全穀類等,這些都是有助補血的食物。

除了補血,王醫師還特別提到「氣、血、水三者互相轉化、缺一不可。」所以他強調要做到補血的話,首先要吃得夠營養,因為食物消化後會進入肝門靜脈,並透過呼吸系統與氧氣結合,成為充氧血,這亦是中醫常說「化赤以生血」。所以素食者必需同時加強氣化力量。王醫師提議可用當歸做主角煲一道「當歸補血湯」,以幫助體內造血功能。

最後,王醫師提到人體進食含鐵質的食物時候,同時需要維他命C來幫助吸收,他建議大家「補鐵」時,還要配搭木瓜、椰菜花、甜椒等含豐富維他命C的蔬食。至於水果類如橙、奇異果、番石榴等,雖然同樣蘊含維他命C,但若素食者體質屬寒,便不宜多吃。此外,咖啡和茶因含有單寧酸,會防礙人體吸收鐵質吸收,王醫師建議大家在進食前後一小時減少飲用為佳。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寵物狗不一定幸福快樂 汪星人精神健康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 www.freepik.com
圖片來源: www.freepik.com

流浪狗和寵物狗,哪一類比較幸福、快活?論營養和醫護照顧,有人飼養的狗隻得到的待遇固然勝於流浪街頭的狗。但談到精神健康,丹麥的研究人員發現,寵物犬普遍因為人類不切實際的期望而出現情緒困擾和行為問題。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獸醫及動物科學系與糧食及資源經濟系的研究人員今年初進行研究,審視以往多項有關野犬和家犬福祉的文獻,以探討兩者的幸福感有何差異。研究主要聚焦於兩大問題:人類不切實際的要求令狗產生焦慮、抑鬱和躁狂 ;不良的人工繁殖方法令狗隻患上與生殖有關的疾病。

都市人漠視狗的社交需求

根據歷史文獻,早在一萬多年前,人類就開始有以狗作為寵物和伴侶的文化。但在過去兩個世紀,工業化和都市化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人和狗的關係亦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時今日的家犬大部分時間只能夠在狹小的居所範圍內活動,而且長時間獨自在家;外出要戴狗帶,基本上受到諸多社交限制。

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假設,在經濟發展程度相對低的地方,狗的生活較接近祖先的原始生活狀態。研究用鄉村地方的野狗/放養狗與居家的寵物狗作比較,發現兩者最大分別之一,是寵物狗的生活由主人操控,尤其是社交方面,狗與誰交往,交往時間和互動形式,都由狗主人決定。反觀鄉村野犬,雖然牠們靠人類供給食物和不時與人有接觸,但牠們的社交需要並不受人類的意旨主宰。

研究人員指狗主人甚少留意自己對狗有過高的期望。 圖片來源: futurity.org
研究人員指狗主人甚少留意自己對狗有過高的期望。 圖片來源: futurity.org

根據一項有關「理想」寵物犬的問卷調查,最多狗主期望愛犬「喜歡交際」、「友善」、「平靜而有活力」、「容易馴服」。愛犬之人視狗為家庭成員,給予牠們衣食無憂的生活,但這種依賴人類的生活模式會為狗帶來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

都市人大部分時間離家工作,寵物狗獨留在家,想與同伴或人類共處和玩耍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而產生焦慮,或因為被冷落而感到納悶或失意。文獻指出,有5%至 30%狗主表示,他們飼養的狗與主人/家人分離時會出現行為問題或身心異常反應。

負責該項研究的應用動物行為科學家美雅教授說:「狗發泄情緒的方法是吠、咬東西,或者隨處撒尿,搗亂家居擺設。狗主人看到這些失常行為時往往會遷怒於狗隻,施以懲罰,甚至棄養。」他指出,不少狗主人都不自覺,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模式傷害了愛犬,即使狗隻出現顫抖、狂奔、流口水、嘔吐、昏睡、呆滯等反應,狗主也未必察覺是精神困擾的表現。

不滿被獨留在家的小狗咬爛浴室門企圖逃走 圖片來源 : ©Rodney/stock adobe.com
不滿被獨留在家的小狗咬爛浴室門企圖逃走 圖片來源 : ©Rodney/stock adobe.com

主人可能對狗有過分的期望

研究人員認為,一些狗主人與狗彼此過度依賴的關係是問題癥結。新冠疫情亦帶來隱憂──疫情爆發後,新手狗主數目顯著上升。由於防疫措施,人類留家時間增長,小狗習慣了與主人終日共處一室,變得依賴,牠們長大後很可能會出現情緒和行為問題。

「很多人認為今時今日的家犬都被溺愛,享有玩具、特製的食物、獸醫護理、美容、服飾……很多東西。但事實上,家犬習慣了與人作伴,當獨留在家時會有孤獨的感覺,或者因為主人不切現實的期望而變得焦慮、抑鬱或躁狂。這些表現是流浪狗沒有的。」

研究報告另一作者山道教授(Peter Sandøe)指出,狗是群居動物,牠們與同類互動的需要是人類無法取代的。可是家犬的主人普遍對狗寄予過高的期望,認為牠們可適應長時間與外界隔絕,可以「接受」與人或其他狗親密或長時間接觸,事實上這些期望都是不切實際的。

流浪狗可以自由活動和與狗交往, 比寵物狗有更佳的社交和心理健康。 圖片來源: freepik.com
流浪狗可以自由活動和與狗交往, 比寵物狗有更佳的社交和心理健康。 圖片來源: freepik.com

山道教授表示:「社化過程讓幼犬與人和其他狗相處,從而取得良好的經驗。街犬可以自由行走和選擇與其他狗友好或拒絕往來。但寵物狗的情況就大不同,有些狗主人為了避開其他狗,晚上才帶自己的狗散步,剝奪了狗與其他人和狗交往的機會,也有主人刻意安排幼犬與其他狗聚會,命令牠們互動,以為這樣可以訓練牠們提高社交能力。其實這樣做有違狗的天性,不愉快的社交經驗反而會引致行為問題。」

研究顯示,大部分狗都不喜歡被人擁抱和親吻的親暱行為,也不喜歡在進食時被騷擾,當牠們意識到「走開」不是可行的反應時,便會將行動升級,以示意「我需要保持距離」,最常見的表現是躁狂和發怒。

每隻狗都是獨特的

怎樣令狗更活得更好?研究人員為狗主歸納出幾項提議:留意日常的生活或工作模式是否有顧及和配合愛犬的社交需要;陪伴之餘,也要透過訓練讓家犬循序漸進地習慣獨處;讓家犬保持身體和頭腦活躍;狗主人必須明白和接受,每一隻狗的性情和需要都不一樣,避免用所謂通用的方法對待自己的狗。山道教授說:「多了解狗伴侶,不要強迫牠做不願意的事。作為狗主人,最重要的是讓狗隻在家養的限制之下好好生活。」

圖片來源: futurity.org
圖片來源: futurity.org
Categories
《素心Cook》 素視頻

《素心Cook》:素食者可以吃蛋奶嗎? | 南乳素帶子

Veggie 365跟茹素形象顧問導師藍婷小姐合作全新節目《素心Cook》,為大家分享素食社交禮儀和心得,更會示範容易買、容易煮、好味道的「素煮意」,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素食行列,一同多吃素,做好身體環保,將這份素食正能量發放出去!

素食者,是否一定不吃蛋奶呢?藍婷認為這並非一項必然的規條,而是個人的選擇;若有非素食的朋友對此有質疑,大家最重要還是「和而不同」,無論素食者或非素食者,都可以有各自的飲食選擇,只要彼此互相尊重,便能避免很多爭拗。今集,藍婷為大家示範另一道素煮意「南乳素帶子」,採用素料素帶子做主角,配搭南乳做醬汁,味道十分匹配,大家不妨試試!

(鳴謝:活得精彩生活形象館)

*本影片內置字幕,在播放框右下方按「CC」圖示即可。

南乳素帶子

材料:

素帶子 1包、荷蘭生菜 適量、車厘茄 (切半) 適量

調味料:

南乳 1湯匙、黃糖 3茶匙、生粉 適量、水 適量

做法:

  1. 素帶子從冰箱取出解凍,切十字花紋,備用。
  2. 將南乳、黃糖、生粉及水放進一器皿內拌勻,然後放入素帶子,將南乳醬汁沾滿每粒素帶子。
  3. 開中火,熱鍋下油,將鍋的表面平均地沾了油,然後加入素帶子,煎香好一面後再反轉煎另一面,並留意火喉,避免煎燶。
  4. 將荷蘭生菜放碟,然後在上面放已煎好的南乳素帶子,在放車厘茄伴碟,即告完成,趁熱享用。
Categories
素食譜

星洲素春卷

星洲素春卷

材料:

春卷皮 1包、咖哩粉 1湯匙、沙葛 1個(約斤許)
鮮椰汁、細半杯 (細罐1罐)、尖咀青紅椒 2隻
檸檬 1個、冬菇 6朵、紅蘿蔔 半條、榨菜絲 2湯匙

調味料:

鹽 1茶匙、糖 1茶匙、豆粉 半茶匙

做法:

1. 沙葛去衣切絲,紅蘿蔔去皮切絲,青紅椒去核切絲,備用。
2. 冬菇浸軟去蒂切絲,榨菜洗去咸味切絲,檸檬切絲半月形排放碟邊。
3. 咖哩粉用2湯匙水開成糊狀,燒熱半湯匙油,下咖哩粉用慢火爆香,加椰汁至濃縮,盛起待用。
4. 再下少許油爆冬菇榨菜,下糖盛起。
5. 再下沙葛爆香全部材料與調味料,炒勻盛起待冷。
6. 放下餡料在春卷皮上,對角摺兩幅,捲實便成。
7. 用油炸至金黃色,瀝去油份,一開二上碟,食時加上少許檸檬汁,更覺美味。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吞口水也養生!叩齒咽津好處多

吞口水也養生
叩齒 咽津 好處多 活好身心靈製作

Categories
素店

這間主打素食的小店,在疫情下逆市開張,為弱勢社群派飯派物資送暖。他們以甚麼理念和信念,持續營運下去?

今年年初第五波新冠疫情高峰期間,不少人不幸染疫,市面百業蕭條,不少餐廳因此結業;但原來當時有一間主打素食的餐廳小店「Jazz Bird」選擇逆市開張,至今仍然繼續營運。何解餐廳創辦人有如此勇氣?

本為臨時餐廳 抗疫派飯大本營

「其實『Jazz Bird』一開始是臨時餐廳,作為我們義工團隊在第五波疫情期間派飯派物資的據點!」本身從事音樂表演的Luna,多年來一直投入義工服務;今年3月份,她夥拍好友Quincy成立「抗逆行小組」義工團隊,並選址佐敦開設「Jazz Bird」。「未開餐廳之前,我們一眾義工要在街上分發飯盒和物資,很不方便。後來經朋友介紹,便租了『Jazz Bird』現址成為我們的大本營。」

餐廳地方不大,牆上掛滿了Luna和Quincy喜愛的音樂人海報,以及他們出動派飯送暖的照片。開張初期,這裏放滿了大大小小不同物資,恍如貨倉般「墟冚」(圖:佛門網 / Jazz Bird)。
餐廳地方不大,牆上掛滿了Luna和Quincy喜愛的音樂人海報,以及他們出動派飯送暖的照片。開張初期,這裏放滿了大大小小不同物資,恍如貨倉般「墟冚」(圖:佛門網 / Jazz Bird)。

從餐廳當日在社交網絡發放的相片可見,小小的餐廳空間放滿了口罩、檢測包、乾糧等大量物資;Luna和義工們則在廚房煮食物製成飯盒,一切準備好後就駕車前往不同地區派發。當時受惠的對象包括不能外出的染疫者、罕見病患者兒童家庭、獨居長者、劏房住戶等等。Luna坦言她和義工雖然也懂下廚,但要一次過炮製上百個飯盒,確實考起他們。「單是煮100個飯盒份量的白飯,已是一大挑戰。飯盒的食物也要切得碎一點,方便小朋友和老人家咀嚼。」

據他們計算,餐廳開業頭一個月內,已讓超過二百個有需要的單位受惠;作為民間自發團體,這已是很棒的成績,同時感受到Luna眾人的布施熱忱,在第五波疫情最難熬的一段時間,為香港人雪中送暖。

餐廳的「抗逆行小組」,跟國際青年商會(JCI)、護‧聯網(Lifewire)、新家園協會等不同團體合作,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合作派飯派物資(圖:Jazz Bird)。
餐廳的「抗逆行小組」,跟國際青年商會(JCI)、護‧聯網(Lifewire)、新家園協會等不同團體合作,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合作派飯派物資(圖:Jazz Bird)。

轉為持續營運 幫助有心年輕人

那麼,何解Luna和Quincy其後決定將「Jazz Bird」由臨時改為持續營運呢?「主要因為我們後來聘請了一班年輕人幫忙,發現他們有心從事餐飲業;我們也覺得可以試試做下去,便有此決定。」Luna笑稱經營餐廳一點也不易為,「如果單純只為賺錢,我們一定不會做!」

「Jazz Bird」的團隊除了年輕化,還十分「國際化」:主廚Ema是阿根廷籍,還有來自法國、尼泊爾、非洲的朋友任職。「香港始終是一個國際城市,有不同國籍的朋友在此居住;惟一般餐廳因言語溝通障礙,未必能聘請外國人;我和Quincy沒有這方面問題,便不妨試試請他們,希望留港的外國人,在這裏也有『第二個家』的感覺。」

 招牌菜「爵時鳥薄餅」,是將意式與四川風味合而為一。
招牌菜「爵時鳥薄餅」,是將意式與四川風味合而為一。
另一Fusion菜「餃餃陣薄餅餃子」,名字有趣,賣相也十分吸引。
另一Fusion菜「餃餃陣薄餅餃子」,名字有趣,賣相也十分吸引。

菜式方面,餐廳佔了九成的食物也是素食,這是茹素的Luna的主意。「十多年前一次前往印度旅行,全程也是吃素食,回港後深受他們的文化感動,便決定成為素食者。」Luna認為素食有助環保,同時也是平和的象徵;如今開設餐廳,自然希望藉此推廣素食。「就算是一大班朋友前來,不是全部人茹素,但希望他們可試試我們的特色素菜,發現素食其實並不單調!」

「南瓜烤素雞」是餐廳另一招牌菜,特別加入了微辣的菜脯,提升口感。
「南瓜烤素雞」是餐廳另一招牌菜,特別加入了微辣的菜脯,提升口感。
「素吞拿他他沙律」味道清新,是很開胃的前菜。
「素吞拿他他沙律」味道清新,是很開胃的前菜。

在Luna、Quincy及主廚Ema一同努力研發下,餐廳的素食以健康、低碳(含較少澱粉質)為主;在客人要求下,大多菜式均可走蛋奶,亦有部分菜式符合生酮飲食準則。食物風格就如餐廳團隊一樣國際化,將不同國家的烹調方法來個Crossover。好像招牌菜「爵時鳥薄餅」,特別加入雲南菇等多種菇菌及素雞粒,並以自家製四川辣醬做調味,成為一道別具風味的中西Fusion菜。另一道「素吞拿他他沙律」,外型模仿葷食的韃靼牛肉,以素吞拿魚配搭青瓜、芒果及檸檬汁,味道十分清新,很適合夏天吃。

中秋節快到,餐廳也推出素食生酮冰皮月餅,一盒內已有齊五仁及芝麻兩種口味選擇(圖:Jazz Bird)。
中秋節快到,餐廳也推出素食生酮冰皮月餅,一盒內已有齊五仁及芝麻兩種口味選擇(圖:Jazz Bird)。

慈善活動繼續做 冀年輕人展翅飛翔

餐廳開業未夠半年,Luna感恩已有不少客人支持,固然有不少是區內街坊,也有專誠跨區前來的朋友。「有一班熟客是鄰近的健身室會員,每次做完運動後便過來用膳;他們大部分也不是素食者,卻喜歡我們的素食夠健康。」更感恩是部分熟客加入他們的義工隊行列,一同派飯送暖。

「第五波疫情過後,現在派飯的活動已不像之前那麼頻密,但我們仍會繼續做下去。」餐廳早前獲「SDG企業大獎2022」頒發「可持續發展傑出企業獎」,證明Luna和Quicny當日下的決定是正確,就是讓「Jazz Bird」持續經營下去,甚至能成為一個品牌。正如餐廳名字「Jazz Bird」,「Bird」源自Luna很喜歡的爵士樂手Charlie Parker外號,同時代表她對年輕人的寄望。「希望『Jazz Bird』幫助到一班有心的年輕人,讓他們在這裏學習一技之長,將來能夠像鳥兒們展翅飛翔,回饋社會。」

Jazz Bird

地址︰油麻地文英街27A地下

時間︰10:00 – 21:00(星期一至四)、08:00 – 21:00(星期五至日)

電話︰2618 3288

(左至右)創辦人Quincy與Luna、年輕員工Matthew及主廚Ema,還有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組成甚有朝氣的「Jazz Bird」團隊。
(左至右)創辦人Quincy與Luna、年輕員工Matthew及主廚Ema,還有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組成甚有朝氣的「Jazz Bird」團隊。
Categories
素知識

海藻類食物越來越受素食者及非素食者歡迎,它蘊含哪些營養?隨著需求量上升,大量人工養殖海藻,會帶來這些問題……

提起蔬食,大家相信會聯想到羽衣甘藍沙律、穀物蓋飯、素肉或肉類代替品,但海藻類食品已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素食選擇。

海藻種類繁多,估計有多達3萬種,大眾熟知的有紫菜、海帶、昆布、海白菜 (又稱海萵苣)和裙帶菜(又稱海帶芽)等。其中最常見是日本料理中的海苔,即經過烘烤和調味的紫菜,用作捲壽司、包飯糰和作為拉麵的配菜。

美國緬因州「春天海藻」(Springtide Seaweed)公司創辦人Sarah Redmond說:「談到健康飲食,大家主要指泥土種植的農作物,其實海藻也是選擇,它可以提供其他陸生植物所含的營養素。」研究發現,海藻含有維他命C、E 和 K、奧米加脂肪酸、蛋白質、氨基酸(Amino Acids)和多種礦物質。

今年夏天,在荷蘭離岸12公里一個實驗種植場,一艘由漁船改裝的船隻,正用機械臂收割養殖場的海藻。種植者在水下裝設海藻網,以錨和浮標固定位置,讓海藻在網上生長。

這個海藻場由「北海養殖」(North Sea Farmers)財團擁有,號稱是世界上第一個機械收割的沿海海藻養殖場。該財團有差不多100個成員,包括食品和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Unilever)和能源公司蜆殼(Shell)等,他們希望在接著10年大幅增加歐洲的海藻養殖量。

目前全球的海藻生產主要來自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在2019年,全球海藻產量為3,580萬公噸,其中97%來自人工養殖。相比之下,歐洲同期的海藻生產量僅為29萬公噸,佔全球產量的0.8%,主要來自野生海藻。

大部份人平時都不大關注海藻,但海藻已越來越受歡迎。除了食用,海藻可用作食品添加劑、動物飼料、農作物肥料和化妝品,也可取代塑膠作為生物包裝材料和生物能源。種植海藻的過程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有報告指出,在2020年海藻行業價值達400億美元,預測到2027年前能夠達到950億美元的規模。為海藻生產商服務的貿易集團「歐洲海藻」(Seaweed for Europe)希望,歐盟在2030年將海藻產量提高達到800萬噸。

歐盟委員會也大力支持養植海藻。今年初,歐洲委員會、歐洲氣候、基礎設施和環境執行局(CINEA)和其他持份者,啟動了名「EU4Algae」的平台,加快歐洲藻類產業的發展。歐盟已經給海藻項目撥款2.73億歐元。

與此同時,荷蘭政府提議撥出北海400平方公里的領海大規模種植海藻。荷蘭的海藻公司目前在愛爾蘭西部、摩洛哥和印度沿海區域種植海帶。

此外,在德國德國基爾大學(University of Kiel)應用科學專業的生物學者Eva Strothotte,正在研究在波羅的海離岸100公里一個海上風電場種植海帶。

不過,也有人不認同這個看法,致力於保育歐洲的海洋「海洋面臨危險」機構的Marc-Philippe Buckhout擔心,海藻已經成了最新華而不實的環保項目,可能對海洋生態帶來負面影響,他說:「業界可能會採取大規模養殖的方法,但是我們贊成較小規模的養殖,這樣養殖就能融入所處海域的生態環境。」

荷蘭瓦赫寧恩(Wageningen)大學的海藻研究專家Reinier Nauta贊同這種看法。他解釋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藻類繁殖對海洋食物鏈的影響。」他說,大規模海藻養殖可能導致浮游植物減少,而浮游植物是魚類的食物,魚類又是海豹和鼠海豚科動物的食物。」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美國品牌「aNYbag」環保手挽袋為地球減塑,連Ralph Lauren、Adidas也主動合作……

在美國紐約市的切爾西(Chelsea)街區的一所廠房內,員工在縫製一款自家研發的手挽袋。這些手挽袋用料強韌,質感粗糙,配以蘋果綠、桃紅色等鮮豔顏色的布質包邊和手挽,再細看袋上的織紋,原來全由塑膠條織成。

不要小看這款名為「aNYbag」的塑膠環保袋,因為售價最高近250美元。

塑膠袋方便和價廉,卻成為地球污染源頭,世界各國均採取措施來限制使用塑膠袋,但我們的廚房仍會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膠袋。在美國紐約,每年用掉的塑膠袋多達23億個。2020年3月,紐約宣布禁止使用一次性膠袋,但由於難以回收處理,塑膠袋垃圾氾濫的問題依然存在。

「aNYbag」是紐約皮革製造商「公園大道國際」(Park Avenue International)第二代掌舵人阿歷斯‧達巴格(Alexander Dabagh)開創的環保產品。這間擁有超過30年歷史的皮革製造商,目前在切爾西面積6,000公尺的廠房內,,為多個著名高級時尚品牌如「Gabriela Hearst」、「Altuzarra」、「Proenza Schouler」和「Eileen Fisher」等代工製造皮袋。

兩年前,達巴格發覺廠房積存了不少膠袋,他說:「塑膠在短期內都不會消失,當時我想,我可以做點什麼嗎?總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吧!」

達巴格運突發奇想,這些被棄用的膠袋正是最好的織品原料。他將塑膠袋裁剪成塑膠條後,放進大型織布機裡,編織成塑膠布。他說:「員工都以為我發瘋了。」經過幾個月嘗試,達巴格終於製成了首個手挽袋(tote bag)樣辦 ,更在2020年2月的「紐約再生時裝周」(ReFashion Week NYC)展出。

達巴格稱這款環保手挽袋為「aNYbag」(a New York bag的縮寫),寓意其原材料來自紐約的塑膠和膠袋。他說:「我住在紐約,希望子女將來可以住在一個清潔的城市。」

未幾,紐約市宣布禁止一次性塑膠袋,但這無助處理塑膠袋的問題。 達巴格說:「回收公司不想回收塑膠袋,因為它會堵塞機器、令機器損壞,連焚化爐也會被堆塞等,導致數以百萬美元計的損失。」

發展初期,達巴格向親友收集廢棄的塑膠袋,隨著生產不斷擴展,「aNYbag」與區內的小學、包裝公司、商店和超級市場合作,收集棄用的膠袋。要編織一個「aNYbag」手挽袋就需要98個塑膠袋,亦即為該市的垃圾堆填區減少了2磅的負荷。單在2021年,達巴格就收集到超過58萬個塑膠袋,重達5,440公斤。

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後,公園大道國際的皮革業務放緩,「aNYbag」環保袋的發展反而更理想。兩年以來,塑膠袋業績從零增長到已佔營業額一成, 2021年營業額比前一年同期增加兩倍。同時吸引了Adidas、Ralph Lauren等品牌和名模Miranda Kerr青睞,在公司公開活動上展示「aNYbag」。

今年6月巴黎時裝展上,模特兒拿著「aNYbag」亮相。
今年6月巴黎時裝展上,模特兒拿著「aNYbag」亮相。

達巴格自豪地表示,這是一種時尚宣言:「aNYbag是紐約市最好看的垃圾。」

達巴格是紐約市的第二代移民,父親皮埃爾(Pierre Dabagh)是黎巴嫩人,1970年代末期,為了逃避國內的戰事,帶著300美元和妻子由貝魯特來到紐約,初時在第30街一間韓國人經營的皮革店打工,在那裡學懂縫紉皮革,1982年開設了「公園大道國際」,同年阿歷斯出生。2011年,阿歷斯和父親開設了第二間廠房。

達巴格年幼時,經常在父母的工場幫工,他除了學得縫紉皮革的知識,也從父親身上學會了珍惜任何物料,廠房的貨架上放滿了剩餘的皮料。他說:「我們不輕易丟棄任何東西,父親說:『這些都是值錢的,每一樣東西背後都有其價值。』」

Categories
《素食教煮會客室》 素視頻

《素食教煮會客室》善慈法師 ── 純素青醬意粉

Veggie 365與素食教煮Ken Kwong合作全新節目《素食教煮會客室》,Ken每集會邀請不同嘉賓亮相,彼此分享生活上種種趣事、對素食以至對人生的看法;Ken更會為嘉賓們度身設計美味素菜,一同品嘗。希望這個節目能為大家提供更多素食正能量!

今集,Ken邀請善慈法師前來會客室,為她炮製一道「純素青醬意粉」,這是當日2人結緣的菜式,今天Ken更將它升級成不加五辛的純素美食。Ken笑稱跟師父「識於微時」,感恩當日獲仍未出家的師父賞識,在其開設的素食餐廳工作。原來師父十分欣賞Ken一個優點,才決定聘請他,究竟是甚麼?他們更不約而同認為在教導別人時候,最後得著最多的是自己,何解?純素青醬,如何做到不加洋蔥及芝士,仍能保持濃郁香味?一同Click入片段觀看!

(鳴謝:好素純素餐廳)

*本影片內置字幕,在播放框右下方按「CC」圖示即可。

純素青醬意粉

青醬材料:

羅勒 75克、松子仁 25克、營養酵母 約1湯匙
橄欖油 200克、海鹽 適量、原庶糖 適量
黑胡椒 適量、香菇粉 適量

意粉材料:

意粉 180克、白菌 4粒、黑皮雞樅菌 約8粒
西蘭花 半棵、車厘茄 5粒、燕麥奶 200毫升
松露油 適量、鹽 適量、香菇粉 適量

青醬做法:

.將所有青醬材料加進攪拌器打成醬便可。建議可保留少許粒狀,口感更佳。

意粉做法:

  1. 意粉烚約6分鐘,煮至大概8至9成熟,即可撈起備用。
  2. 白菌切片、黑皮雞樅菌及車厘茄切半,西蘭花切小塊,備用。
  3. 熱鍋下油,先炒香白菌和黑皮雞樅菌,然後加入西蘭花、意粉和燕麥奶同煮,可適量加入先前煮意粉的水。
    4, 試味後可按需要加入適量的鹽和香菇粉,然後待煮至收汁,加入青醬及車厘菇,略煮多一會即告完成上碟,最後灑上松露油提升香味,趁熱享用。
Categories
素食譜

法式焗素田螺

法式焗素田螺

食譜設計︰善慈法師

材料:

白菌 6粒、栗子 (已熟) 6粒、芝士 3片
薯仔 300克、牛油 20克、忌廉 30克、百里香 少許

調味料:

鹽 1/2茶匙、糖 1/3茶匙、香菇粉 1/2茶匙
素蠔油 適量、紫菜絲 適量

做法:

1. 先將薯仔去皮切塊蒸熟,趁熱加入牛油、忌廉、鹽、糖及香菇粉,壓成薯蓉,備用。
2. 將片裝芝士一開四,切成小方形,備用。
3. 先將薯蓉放在小焗盅內,然後將白菌去蒂,放在薯蓉上。
4. 在白菌凹陷處加入素蠔油及紫菜絲,然後放上一粒栗子,最後放兩小片方形芝士;焗爐預熱200 度,焗約10 分鐘即成,趁熱享用。

小貼士:

1. 選用體積大小相若的白菌,烤焗的時間比較一致;當白菌凹陷處滲出菇汁,即代表熟透。
2. 栗子可選用現成即食的,較節省時間。

本食譜由國際佛教觀音寺提供,特此鳴謝。
Categories
素知識

不少素食者喜愛的朱古力,原來衍生童工、環境生態等問題?如何製造出沒有可可豆的朱古力?

朱古力是很多素食者及非素食者愛戴的食品,不過生產過程中衍生童工問題,還有農民為種植可可而濫砍林木,以及大量使用棕櫚油等環境生態問題展示出朱古力的「陰暗面」。英國有食品科技公司創出一種不需要用可可豆的「朱古力」製作方法,做出環保又不會剝削生產者的「代朱古力」。

英國食品科技初創企業WNWN,於今年5月推出自家研發的全球首款無可可朱古力,首批產品一天便賣光,嘗過的人都說吃不出它與用可可豆做的朱古力有分別。研發這種「代朱古力」的WNWN 始創人之一約Johnny Drain說:「傳統的朱古力產業很大程度上靠西非農民的辛勞支撐,但這群生產者並沒有得到合理的待遇。」另一始創人兼CEO、韓裔的Ahrum Pak直言,不想大家享用的甜點建基於別人的痛苦之上。WNWN的「代朱古力」以全天然植物食材製作,絕無可可豆和棕櫚油,旨在為消費者提供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和良心消費的選擇。

WNWN是去年成立的初創企業。在投資銀行工作的Ahrum想做有關剩食和創造社會效益的事情,她於是周圍物色想法相近的創業夥伴,期間經友人引薦而在Instagram上認識當時在經營餐廳的Johnny,兩人一拍即合,覺得用發酵技術製作酸度和口味不同的仿朱古力是有可為的方案,於是合夥成立公司將構想付諸行動。

兩位創辦人說不想稱他們的產品為「朱古力」,他們曾經想過用「chok」等帶玩味的名稱,但未想到理想的,暫時以「代朱古力」(Alt-chocolate)稱之。

三分二可可豆產自西非兩國

朱古力生產牽涉的剝削和破壞環境問題,一直為人詬病。全球七成半的朱古力原材料可可豆來自西非的加納和象牙海岸,這兩個國家幾十年來的森林面積以高速縮減,正是因為農民為種植可可樹這種經濟作物而砍伐樹林,以開墾更多種可可的農田。根據民間組織Mighty Earth的資料,加納和象牙海岸已分別喪失八成和九成的熱帶森林面積,其中三分之一與可可豆種植相關。

僱用童工亦是朱古力生產中常見的問題。在西非,很多可可樹種植場都是家庭式營運的,家裏的孩子是最易找到的廉價勞工,以至免費勞工。估計有150萬名童工參與種植和處理可可豆,在過程中要使用危險的工具和接觸具毒性的農藥及除蟲劑。今年初曾經有電視紀錄片揭露,在加納有向跨國朱古力品牌公司Mondelēz International(旗下品牌包括吉百利)供應可可豆的農場,僱用年僅10歲的孩子負責收割可可豆。

善用發酵的藝術

傳統的朱古力生產過程,要先將可可豆發酵和炒熟,做成朱古力的原漿。本身是物料科學博士的Johnny也是WNWN的科技總監。他在傳媒訪問中透露,仿朱古力採用了英國永續耕種法栽種的大麥和有機意大利長角豆代替可可豆,WNWN用特別選配的發酵菌,將角豆和大麥發酵成啡色的膏狀,然後用機器研磨成更細膩而滑溜的漿液,再倒入不同的模具便製成色香味和質感似十足朱古力的成品。過程省卻了傳統朱古力生產的可可豆剝殼和烘培程序。意大利長角豆含豐富的多酚抗氧化物,與可可十分相似,透過調校發酵條件可以出不同酸度和口味的代朱古力。

減少碳足印

代朱古力另一賣點是無糖,不含牛奶成份,天然和適合純素者,而且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量比傳統朱古力生產過程少八成半。

WNWN計劃以同一概念生產咖啡、茶和雲呢拿等,冀回應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勞工剝削等議題。兩人直言要扭轉主流朱古力品牌的生產模式,或改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並非易事。

「朱古力生產行業是龐大的霸業,即使我們爭得1%的市場份額,也難以影響可可豆種植的運作。我們不是反大品牌朱古力,只是嘗試令朱古力受到應有的尊重。」Johnny希望 WNWN 的發明,能夠喚起更多消費者關注朱古力生產過程的弊病,繼而出一分力。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共6,000頭,歐洲最多!羅馬尼亞棕熊襲擊事件頻仍。人熊可以共存嗎?

去年某日,羅馬尼亞東部的川索維尼亞(Transylvania)一條村落,時年49歲、育有三名子女的夢妮坦(Monica)在後園與丈夫玩紙牌遊戲。突然一頭棕熊(Ursus arctos)闖進來,弄翻枱上的東西。她說:「每天都是這樣,有時,我們要召警求助,將棕熊趕走,才能送子女上學。」

在該縣較大的城市布拉索夫(Brasov),任職防暴警察的瓦利(Vali Cristea)的其中一項職責,是巡視有否野熊出沒,以保障居民的安全。他說:「20年前我加入警察隊時,很少見到野熊,現時每日會見到3至4次。」

在歐洲各國,野生棕熊難得一見,當局都要保育棕熊,但羅馬尼亞的棕熊數量卻穩定增長,當局為管理野生熊而煩惱。棕熊經常闖入村落,破壞農舍和田地,造成人畜傷亡。根據羅馬尼亞環境部的資料,全國每年都有數十宗野熊襲擊人類的事件,2020年有2人死亡,50人受傷。

今年6月,羅馬尼亞眾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通過議案,不論是住宅區和野外,允許射殺威脅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野熊。

棕熊是一種體型龐大的熊,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全球種群數量約20萬頭,但現時在許多地方都已滅絕。估計羅馬尼亞境內約有6,000頭,是歐盟各國中數量最多的,但具體數字一直未有確實的統計。該國的棕熊主要在喀爾巴阡山附近的哈爾吉塔縣(Harghita County)出沒;另外,單在科瓦斯納縣(Covasna),已有1,800頭野生棕熊。

羅馬尼亞的傳統文化與熊有深厚淵源。每年歲末年終,川索維尼亞的民眾會披上真熊皮製成的戲服,裝扮成熊,跳起熊舞,以求驅趕邪靈,為新年祈求好運。

羅馬尼亞境內的野生棕熊數量增加,始於前獨裁者壽西斯古(Nicolae Ceaușescu)統治期間(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他下令在森林設立餵食站,用死去的牛隻供野熊食用。

據悉壽西斯古本人酷愛獵熊,在他統治該國的近25年間,共產黨和政府高層之間十分流行狩獵。其後民間也有人開設獵場,供人進行「戰利品狩獵」(Trophy hunting)活動,吸引了全球業餘捕獵者前往該國。

90年代以後,保護動物意識抬頭,獵熊活動漸漸開始受到限制,加上羅馬尼亞於2007年加入歐盟,受歐盟相關保育法規約束。

2016年,羅馬尼亞政府頒布「全國獵熊禁令」,禁止狩獵棕熊。但狩獵團體、獵場經營者及農牧業者卻認為,在歐盟及政府的法律規範下,「獵熊禁令」實施導致羅馬尼亞的棕熊數量失控增長,進而造成人熊關係緊張。

2017年,羅馬尼亞政府放寛禁令,下令允許射殺規數目對牲畜、人類造成威脅的棕熊。關注動物權益的人士認為,這項法令中准許對所謂造成「滋擾事端」的棕熊開槍的規定存在漏洞,被人濫用。據悉,自2016年,羅馬尼亞政府已允許獵殺1,400頭野生棕熊。

環境、野生動物保育團更認為,羅馬尼亞的人熊衝突加劇,並不是因為物種數量增加,根本的原因在於城市發展、伐木和氣候變遷,令棕熊的棲息地被破壞,令野熊誤闖人類生活範圍覓食求生的日趨普遍。

去年3月,羅馬尼亞發生了一宗誤殺棕熊事件。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的伊曼紐爾(Emanuel)王子掀起羅馬尼亞民眾的怒火。他原本想獵殺一頭被居民視為「滋事」的母棕熊,但卻射殺了另一頭在森林棲息的雄熊。這頭名叫亞瑟(Arthur)的棕熊當時17歲,是羅馬尼亞體型最大的棕熊。

雖然事件令羅馬尼亞民眾憤怒,但日益猖獗的熊攻擊事件也確實困擾居民,擔心牠們除了破壞農地之外,還會威脅到人類的安全。

羅馬尼亞世界自然基金會(Wild Wide Fund)反對獵殺棕熊,該會認為,較理想的做法是將危害人類的野生熊用藥物鎮靜下來,真的有必要,才將牠們運到其他地方人。

Categories
《地中海素Guide》第3季 素視頻

《地中海素Guide》第3季:菠菜焗蛋

地中海飲食是近年大熱的健康飲食模式,不少研究已證實對我們健康有幫助。Veggie 365與地中海飲食營廚Marco Lo合作第3季《地中海素Guide》,為大家示範多款有助預防不同都市病的地中海素菜,健康有營之餘,同時色香味兼備!

今集,Marco為大家示範一道「菠菜焗蛋」。大家都知道菠菜營養價值十分高,蘊含維他命C、胡蘿蔔素等成份。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來說,菠菜更是重要的「補品」,全因它同時含有豐富鉀元素,有助降血壓。這道「菠菜焗蛋」除以菠菜做主角,還加上蛋、三色茄、蘑菇等有營食材,適合任何人品嘗!

(鳴謝:馬高廚房、香城遺菇)

菠菜焗蛋

材料:

菠菜 80克、雞蛋 2隻、蘑菇 40克
三色茄 15克、洋蔥 15克

調味料:

海鹽 2克、黃糖 1克
黑椒碎1克、菇粉 2克

做法:

  1. 菠菜洗淨後切段、蘑菇切片、三色茄切半、洋蔥去皮後切粒,備用。
  2. 熱鍋下油,先加入洋蔥,略炒一會後,先後加入蘑菇及菠菜一同炒香。期間加入菇粉、黃糖、黑胡椒碎調味料。炒好後可先上碟備用。
  3. 將雞蛋打勻成蛋漿,加少許海鹽調味,備用。
  4. 將步驟2炒香的食材加進一個陶瓷焗盤內,然後加入蛋漿和三色茄,盡量將蛋漿均勻地滲進食材內。
  5. 放入焗爐以攝氏180度焗15分鐘,完成後即可趁熱享用。
Categories
素食譜

粉絲雜菜湯

粉絲雜菜湯

食譜設計︰善慈法師
材料:

粉絲 150克、雞脾菇 150克、已浸發雲耳 150克
金針菇 100克、油豆腐 100克、南瓜 150克、大白菜 700克

調味料:

味噌 2湯匙、黑豆蔭油 1湯匙、沙茶醬 1茶匙(混合後攪均)

做法:

1. 粉絲浸水10分鐘備用,水倒掉不要。
2. 把各種材料洗凈切片。金針菇另放備用。
3. 熱鍋下油,爆香材料(粉絲及金針菇不放)。
4. 煲放10碗水燒滾,先放已炒的材料及調味料,大火煲10分鐘後轉中火。下粉絲用中火煲3分鐘,再下金針菇,熄火,即告完成。

貼士:

.粉絲及金針菇不要早放,過熟不好吃。

本食譜由國際佛教觀音寺提供,特此鳴謝。

Categories
素知識

5年時間,德國純素人口增加一倍!為何德國人越來越重視素食?一切從年輕人關注全球暖化問題開始⋯⋯

當全球都在提倡多菜少肉時,德國人真的在少了吃肉。德國聯邦食品及農業部(Federal Office of Agriculture and Food)今年4月公布的數字顯示,2021年,平均每個德國人每年食用了55公斤各項肉類(包括家禽、豬肉、牛和羊肉等),比2021年減少了2.1公斤;更比2011大幅減少,當時每年人均食用了約為60公斤肉食。

另一方面,德國素食連銷超市「Veganz」 的調查發現,2016年到2020年間,德國的純素主義者增加了超過一倍。在這5年間,純素食者(Vegans)由130萬增加至260萬,約佔全國8,300萬人口的3.2%。此外,有360萬名素食者(Vegetarians),約佔總人口的4.4%,另有29.1%是彈性素食者(Flexitarians)。

普羅維植國際植物飲食協會(ProVeg International)總監Jens Tuider認為,德國人減少食肉,可歸因於彈性素食者的增加。彈性素食者以多吃蔬果、少吃肉為原則,不需要完全放棄吃肉。專家指出,德國畜牧業者不斷爆出醜聞,包括虐待勞工、肉製品含有腐壞成份、禽流感爆發等。民間組織亦展開虐待動物的調查,令民眾對禽畜業反感,轉吃其他的食物。

然而,雖然這些爭議在歐美其他國家也從未間斷,但卻未見其他國人減少吃肉,例如美國人還是每年吃平均102公斤的肉類,幾乎是德國人的兩倍。

有分析認為,德國肉品消耗減量,最主要原因是年輕人真的很關注全球暖化。

附屬於德國綠黨的里希伯爾基金會(Heinrich-Böll-Stiftung)發言人說:「認真看看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對自己在吃甚麼、怎樣消費非常有意識。」

該基金會2021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12至19歲的德國民眾中,素食者比例高達12.7%,是整體人口比例的近兩倍,他們也更常買植物性食品與飲料。此外,德國年輕人也非常支持由瑞典環保少女桑伯格倡議的「氣候大罷課」(Fridays for Future)。根據里希伯爾基金會的調查,有16%的受訪者有參與這項活動。該運動主張在2035年,人們的肉類攝取將會減半。

為了跟上「少肉」的飲食習慣,德國聯邦食品及農業部長Cem Özdemir將植物性飲食,列為國家4大飲食策略之首。

除了政治取態,市場上「植物性肉類」產品也不斷增加。在德國歷史悠久、創立於1834年的肉類食品製造商「Rügenwalder Mühle」,在2014年底開始生產植物肉;到2021年,其植物肉製品銷量已超越肉類製品。一般店鋪出售的植物肉產品總值,漲幅達一倍。

「少肉多菜」,已被公認為健康的飲食習慣,更有助於延緩全球暖化、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希望人們為地球盡一份力,多選擇吃植物性飲食。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為了對抗氣候變化兼保育土地,有社企推出「碳耕作計劃」。不但為農田增值,又能減少碳排放⋯⋯

美國有社會創新企業推出嶄新概念的計劃,讓農民賣出收成農作物的同時,出售農田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藉以賺取額外收入。專家估計農田碳補償市場至2030年將增長至500億美元。

土壤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儲存庫(carbon sink) 。一直以來,在碳排放交易市場上,由農業生產的碳信用額份額不足1%。一單位的碳信用是指透過以低碳密度的方式(如使用可再生能源) 完成活動,從而減省一公噸的碳排放量。

波士頓的初創企業Indigo Agriculture 推出「碳耕作計劃」(Carbon by Indigo carbon-farming program) ,目標是釋放農田土壤巨大的碳中和能力,讓農民透過出售碳信用額而增加收入,同時為企業帶來穩定而可持續的減少碳排放方案。

土地可儲碳是不爭事實,但民間組織敦請政府增撥資源進行相關科研。
土地可儲碳是不爭事實,但民間組織敦請政府增撥資源進行相關科研。

「碳耕作計劃」首階段有175 名農民參與,涉及農地面積達十萬頃。他們在2018年至2020年務農季節採用氣候友善的耕種策略,包括種植覆土作物,實行保護性耕作和減少用氮的肥料。 所謂覆土作物,顧名思義是作物長成後莖葉會覆蓋地面,從而減少泥土水土流失,一般在玉米和大豆等經濟作物收成後即時種植,但覆土作物成本高昂。根據粗略估算,每頃覆土作物可儲存一噸二氧化碳。一輛燃油汽車每年平均排放五噸碳。

另一策略是保護性耕作,即作物在每造收成後保持地表殘茬的覆蓋面在一定比例,並且減少翻土,藉以減少土壤侵蝕程度,而殘茬釋出的物質可增加土壤的養份。這種可再生的耕作模式亦有助作物抵禦氣候變化的影響。

鼓勵農民改善土壤 和保育環境

Indigo Agriculture以農場土壤取樣和模型推算兩種方式,計算出每個參與農場可吸收碳的量 (碳中和量),然後經協作機構「氣候行動儲備」 (Climate Action Reserve) 核實碳中和量後,向農民預支碳信用額收入。首期的碳信用額市場價格為每噸20美元,賣出的信用額收益七成半歸農民。

Indigo Agriculture於七月初發行首批共二萬噸的「碳耕作計劃」碳信用額,買家計有JPMorgan Chase、The North Face和Barclays等 。

印第安納州農民恩格因參與計劃賣出碳信用額而賺取了26000美元。「我的農場跟爺爺開墾年代的模樣大大不同了。只要我好好打理農場,種出更有價值的作物,同時改善土壤質素,農地就可以年復年地出產碳信用額。愈多公司投放資源在碳中和,碳信用額就愈值錢!」他說除了經濟收益,參與計劃又可改善土壤和環境狀態,可謂多贏方案。

農民參加計劃而增收, 但他們引入可再生耕種模式而投入的成本高昂。
農民參加計劃而增收, 但他們引入可再生耕種模式而投入的成本高昂。

愈來愈多跨國農業企業涉足碳市場。加拿大的肥料公司Nutrien推出先導計劃,在225,000頃農田試驗農民碳耕作計劃;Cargill最近宣佈會開始碳交易。拜取公司亦實行向農民提供每頃覆土作物10美元回報的試驗計劃。

首批碳信用額發行

Indigo Agriculture的首席行政官Ron Hovsepian認為「碳耕作計劃」是重要的里程碑,「我們從此得以用商業模式量度和確認農民在減碳方面的努力。我們與農民組織、科學家、碳信用額買家和合作夥伴努力不懈推展對抗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農民在當中有著重要的角色。」氣候行動儲備主席Craig Ebert謂,這個創新的碳信用額供應方案有助促進可持續耕種模式的發展和普及。

Indigo Agriculture成立於2013年,其「碳耕作計劃」於2019年推出,目標是利用可再生耕種的農田土壤吸收大氣中10兆噸二氧化碳。計劃迄今已擴展至有二千名農民參與,涉及五百萬頃耕地,共發行二萬個碳信用額。Indigo將於明年初再次發行碳信用額,價格取決於參與農民在2021年的減碳和吸碳成績。該公司早前公佈碳信用額的價格已上漲至每單位40美元,比計劃初推出時升了一倍。

Indigo Agriculture的首席行政官Ron Hovsepian(中)走訪農民了解計劃實行情況 (圖片來源: INDIGO AG)
Indigo Agriculture的首席行政官Ron Hovsepian(中)走訪農民了解計劃實行情況 (圖片來源: INDIGO AG)
Categories
《素食教煮》第3季 素視頻

《素食教煮》番外篇:到訪銘琪癌症關顧中心,分享適合癌症患者的有營素食|粉葛三寶五指毛桃湯 (中文字幕)

《素食教煮》第三季,主持鄺梓罡(Ken Kwong)繼續會為大家介紹更多色香味俱全的素菜,除了強調簡單易做之外,還會講解當中不同食材的營養配搭,讓大家食得更「有營」更健康!也歡迎大家前往Ken的Facebook專頁【素食教煮 – Ken Kwong】,和他分享素食心得!

今集《素食教煮》是特別版番外篇,我們跟銘琪癌症關顧中心合作,和Ken一同來到他們位處屯門醫院內的中心會址,為大家分享素食如何幫助癌症病人。銘琪中心的環境清幽,Ken初來甫到,還以為這裏是一間渡假屋!中心主管Cherie表示這正是創辦人Maggie Keswick Jencks的理念,希望癌症病人在這裏,彷如置身家中一樣舒服。

一場來到銘琪中心,Ken特別為大家示範一道「粉葛三寶五指毛桃湯」,選用了「三寶」藥材,有祛濕、排毒、通血管、去血毒、強健筋骨等食療功效,很適合癌症病人喝。究竟「三寶」是甚麼?煲素湯又如何做到療效與味道兼備?Ken還加了哪一種食材,令湯料毋須預先下鍋炒,也能做到炒香的效果?一同看看他的示範講解!

Ken同時參與銘琪中心的「為銘琪感動」籌款活動,歡迎大家多多支持,幫助更多有需要的癌症病人:https://maggiescentrehk.give.asia/campaign/ken#/

Ken作為癌症病人照顧者的分享:https://youtu.be/B5uu_3bbrx8

*本影片內置字幕,在播放框右下方按「CC」圖示即可。

粉葛三寶五指毛桃湯

材料:

粉葛 1,000克、牛大力 200克、鑽地老鼠 200克
新鮮土伏靈 200克、五指毛桃 1扎、台彎甘筍 1條
粟米 2條、栗子 300克、腰果 150克、紅腰豆 150克
陳皮 1片、蜜棗 3粒、能量水 6公升、山茶油 15克

調味料

海鹽 8克、香菇粉 16克

做法:

  1. 栗子、腰果、紅腰豆浸水約2至3小時,然後隔水備用。
  2. 牛大力、鑽地老鼠及新鮮土伏靈,可請購買的店舖洗淨切片(一般需付若干加工費);五指毛桃同樣可洗淨剪成一紮紮,備用。
  3. 粉葛及台彎甘筍去皮切塊;粟米切塊,備用。
  4. 將所有材料及能量水加進湯鍋內,山茶油亦於此時加入,同樣有炒香食材的效果。
  5. 開大火煲滾後,轉中小火煲約1.5至2小時,完成後加海鹽及香菇粉調味,即告完成。
Categories
素食譜

腐乳薯仔

腐乳薯仔

材料:

中型薯仔 1個、紅腐乳及汁 1磚、生抽 少許

做法:

1. 薯仔洗淨後去皮,滾刀切塊,備用。
2. 熱鍋下油,以小火煎薯仔至金黃色,然後加入的腐乳和汁,炒均兩樣食材後,加少許生抽調味即告完成,趁熱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