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素知識

台灣最盛大素食展即將舉行,讓民眾認識世界各地素食文化知識,還特設主題館紀念星雲大師……

台灣最盛大的素食展「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將於5月12日,一連三天在世貿一館登場,除了素食、淨零減碳、茶葉主題館、張大千畫展等特區外,也為了紀念星雲大師而設置大型主題館。

《蔬福生活》報道,今年的「蔬食文化節」吸引各地農友共襄盛舉,有逾300家廠商參與,總計攤位近600個,包括美國、德國、台灣、日本、韓國、印尼和澳門等地的食品。

來自日、韓的法師也會參與其中,例如首爾佛光山寺住持依恩法師屆時會準備韓式泡菜,以及各種口味的海苔、紫蘇葉,讓民眾體驗不同地區的素食文化。

佛光山主題區

為紀念2月圓寂的星雲大師,「蔬食文化節」特別開設佛光山主題區,包括「星雲大師回顧主題館」、「佛光山雲宇宙體驗區」,述說大師一生的行誼故事。

「回顧主題館」主要展示大師的法身舍利—《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395冊、一筆字墨寶真跡、「生平十個時期回顧展」,以及佛光山各類圖書出版等。

「雲宇宙體驗館」則以虛擬的數位世界,展示佛光山的實體建築,讓民眾身歷其境參訪佛光山,點燈禮佛,展開雲端修行之旅。

「龍天護佑—千年古佛展」

5月14日是佛誕日,主辦方特別規劃「龍天護佑──千年古佛展」,展出百件從北朝到近代的珍貴佛教藝術珍品,以及張大千的二十幅真跡畫作,包括臨摹敦煌壁畫的〈觀音坐獅圖〉、〈樂伎菩薩反彈琵琶圖〉、〈男相觀世音菩薩〉等工筆礦物彩作品。

當中的〈樂伎菩薩反彈琵琶圖〉是他四十六歲時的作品,色彩飽滿,藉由金潛紙本身的金黃色,襯托出樂伎菩薩的姿態和服飾,細膩逼真,是張大千工筆人物畫的特色。

主辦方表示,今年民眾只要下載蔬福生活APP,即可免費入場。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多種動物為適應氣候變化需要「變身」

氣候變化的影響誰也無法逃避。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均在研究,野生動物生理和行為模式的變化與氣候變化的關係,例如南非開普敦松鼠的腳掌平均長度比18年前增加了9%。不過專家指出,動物為求適應天氣和環境轉變而作出的進化,並非長遠之計。

科學家量度開普敦松鼠的體型變化。© Miya Warrington
科學家量度開普敦松鼠的體型變化。© Miya Warrington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的行為生物學及生態保育專家米雅・華寧頓(Miya Warrington) 由2021年開始觀察南非乾旱草原上常見的松鼠。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炎熱日子,人類活動受到影響,動物又怎樣適應氣候變化呢?為了尋找答案,她決定量度松鼠的體積變化。

華寧頓的團隊人員知道松鼠喜歡吃花生醬,於是在捕捉器放置花生醬,吸引牠們走入籠,然後為松鼠量度身體各部位,包括腳掌,與以往的數據作比較。結果發現,松鼠的腳掌在過去18年長了9%。其中一種解釋是這樣可以更有效散熱。但松鼠這種演進的需要受甚麼因素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華寧頓說,研究的初步發現顯示,動物物種的體型可能隨氣候變化的影響而轉變。這現象在繁殖率高的物種,如雀鳥和鼩身上尤為明顯。

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的生態學專家湯馬士・拉慕里斯(Thomas Lameris)在俄羅斯西部極地的偏遠凍原帶研究白頰黑雁生態。白頰黑雁每年會飛越西歐,向北到極地繁殖。但隨著全球暖化,牠們途經的地方提早融雪而露出草原,令牠們放慢步伐,改為中途在草原補給歇息,行程由以往的四天延長至兩星期,而抵埗後需要較長的休息時間才會產卵。

全球溫度上升,令白頰黑雁改變了遷徙行程和繁殖地點。(© Thomas Lameris)
全球溫度上升,令白頰黑雁改變了遷徙行程和繁殖地點。(© Thomas Lameris)

芬蘭的冬季變暖後,根據統計,當地褐色的貓頭鷹數目顯著增加,而灰色的則減少。科學家推斷,那是因為褐色更接近冰雪減少的環境色調,成為有利生存的保護色。

從動物化石也可看到動物體型為適應氣候而發生變化。中國國家科學院動物學家安德遜‧費祖(Anderson Feijo)研究了逾百種古代的蛙,他的結論是:體型中等的蛙類抗禦極端天氣的能力最強,相反體型龐大或袖珍的蛙,對天氣轉變較敏感,溫度太高或太低容易死亡和繁殖率下降。

動物適應氣候變化的方式,並非全部都是我們肉眼可見的。耶魯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瑪花・孟勞斯(Martha Muñoz)專注研究墨西哥山地的長角蜥蜴如何適應極端氣溫。實驗發現,在高溫和低溫環境中,蜥蜴會將陳新代謝減慢至休眠狀態。專家指出,像蜥蜴這樣種群較大的動物,其基因也在演進,將更高的耐熱能力傳給下一代。

長角蜥蜴為適應氣候而作出轉變。© Martha Muñoz
長角蜥蜴為適應氣候而作出轉變。© Martha Muñoz

孟勞斯指出:「生物調節生理反應來適應氣候變化,是權宜之計,這些轉變始終是有限度的。如果人類不紓減氣候變化的影響,只會將動植物推至別無選擇的境地。」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保育生物學家就發現,棲息在西非尼日利亞西南部一座山上的佩雷蟾蜍(Perret’s toad),數量在降雨量和氣溫變化大的日子顯著減少。雖然附近有更宜居的棲息地,但蟾蜍不像雀鳥和哺乳類動物,無法應付長途旅程,只能留在原居地。

薩摩亞的軸孔珊瑚耐熱能力在增加。(© Rachael Bay)
薩摩亞的軸孔珊瑚耐熱能力在增加。(© Rachael Bay)
Categories
盧麗愛.我醫我素 素視頻

盧麗愛.我醫我素:以科學探討素食包含哪些營養價值?西醫如何看待「素食=寒涼」的迷思?

盧麗愛醫生茹素多年,一直身體力行推動健康素食。今集,盧醫生以科學的方法,和我們分享植物性飲食(素食)的營養價值。原來植物能給予我們人體豐富的纖維、碳水化合物、維他命、酵素、蛋白質和良好脂肪等等。究竟哪些素食食材包含這些營養?盧醫生最後還為大家拆解「素食=寒涼?」的迷思!

(感恩盧麗愛醫生允許Veggie 365上載發布這段影片,特此鳴謝。)

Categories
素食譜

椰汁渣渣

椰汁渣渣

材料:

蕃薯 1斤、芋頭 1斤、眉豆 2両
紅豆 2両、椰汁 1罐

做法:

1. 蕃薯及芋頭去皮洗淨,切欖角形隔水蒸熟,不可蒸太腍。
2. 眉豆、紅豆洗淨,用清水煲腍,加冰糖煲熔。
3. 放入椰汁,煲滾後加蕃薯及芋頭即成,冰糖多少隨口味及喜愛,若加少許鹽也很美味。

Categories
素店

餐廳結業後,年屆八十歲的徐伯轉型開素食工場,繼續推廣天貝這種高營食材,利益眾生

文:佛門網 短片攝影:Alex Leung、Ivan Lui 短片後期製作:Alex Leung 場地提供:Cook Beyond

三年前,我們曾訪問「天之樂素食」店主徐先生及徐太,那時他們在中環黃金地段開設素食外賣小店。當時已年屆七十七歲的徐先生,每周工作五天,炮製各種以天貝(Tempeh)為主角的中西素食,吸引不少中環上班族光顧,亦獲傳媒廣泛報道,讓更多香港人認識天貝這種來自印尼的「高營」食材。

由餐廳到工場,徐先生和徐太一直合力推廣天貝素食;兒女們也有在背後出資支持(圖:Alex Leung)。
由餐廳到工場,徐先生和徐太一直合力推廣天貝素食;兒女們也有在背後出資支持(圖:Alex Leung)。

發願推廣天貝素食 初心從未變

可惜過去三年來,香港飽受新冠病毒影響,徐先生的小店亦於疫情期間結業;惟當日他發願推廣天貝素食,並不希望就此「有頭沒尾」。直到去年10月,他重啟「天之樂素食」,在新蒲崗租用共享廚房,由外賣店轉型為素食工場,親力親為製作多款天貝食物,包括主打的天貝素扒,還有天貝素肉醬、天貝片小吃等等。

昔日負責店面打理的徐太,笑言現在轉做「打雜」,若工場收到大量訂單,便會前來幫忙製作。徐先生則強調太太的「重要地位」,「她是『天之樂素食』的外交官,負責跟客人聯絡。很多中環店的熟客,至今仍有購買我的天貝,主靠徐太幫忙處理。」

現時工場是以按訂單數量來製作天貝素食,主要由徐先生一人製作。除天貝扒外,天貝肉醬也是很受歡迎的產品(圖:Alex Leung)。
現時工場是以按訂單數量來製作天貝素食,主要由徐先生一人製作。除天貝扒外,天貝肉醬也是很受歡迎的產品(圖:Alex Leung)。

天貝營養豐富 人類糧食救星

訪問期間,徐先生再次不厭其煩,跟我們分享天貝的好處。「天貝是素食界的『超級英雄』,也是人類糧食危機的救星。因為它的製作成本不高,但營養價值很豐富,含有葉酸、草酸及天門冬氨酸等,能幫助我們抗氧化,延緩衰老。絕對可以用來取代肉食。」徐先生更以自己做例子,表示自己吃了天貝二十多年,即使已八十歲但仍中氣十足,仍有氣力心力經營素食工場,就是天貝給予他的力量。他笑稱:「我從不認老,可能就是吃天貝吃得太多的『後遺症』!」

徐太補充天貝還含有維他命B12、大豆蛋白,以及異黃酮素,有助更年期女士避免骨質疏鬆的問題。「有時我也會帶些天貝給寺院法師及佛友品嘗,他們吃後滿心歡喜。別人快樂,我更快樂,教我有一份歡喜之心。」

不過,天貝是發酵食物,本身沒有甚麼味道,如何將它製作成美味素菜,就要在烹調時花點心思。這也是當日徐先生開設外賣小店的原因,希望透過他以往任職餐廳廚師的數十年豐富經驗,把外貌平凡、味道也平凡的天貝,變成色香味俱全的精美素食。

徐先生製作的天貝扒份量十足,口感甚佳,吸引OVO Cafe用來製作素漢堡(圖:Alex Leung / OVO Cafe)。
徐先生製作的天貝扒份量十足,口感甚佳,吸引OVO Cafe用來製作素漢堡(圖:Alex Leung / OVO Cafe)。

夥拍素食餐廳 推天貝素漢堡

轉型工場後,徐先生積極跟不同餐廳及商店合作。本地著名素食餐廳OVO Cafe,最近便採用其製作的天貝扒製成素漢堡,更命名「徐伯天貝漢堡」,加入菠蘿、青瓜及菠蘿醬等,份量十足;菠蘿醬的味道亦跟天貝扒十分匹配。「除了OVO Cafe,我們亦有跟葷食餐廳合作,在餐單上加入素食菜式;現時亦可在一些素食店買到我們的產品。」

談到未來的推廣發展,徐先生固然希望聯乘更多店舖推廣,讓更多人認識天貝、品嘗天貝。長遠計劃是經營網上批發,以機器大量生產,供世界各地訂購。「如果終有一天,全球的快餐店也能吃到我的天貝扒素漢堡,那就最好了!」

徐先生感恩「Cook Beyond」共享廚房為他提供優惠租金,讓他減輕營運成本,才能繼續做下去。「Cook Beyond」營運總監Annie(左圖中)表示他們得知徐先生的餐廳在疫情期間結業,決定助他一把,讓他能重開「天之樂素食」。Annie亦品嘗過徐先生的天貝扒,大讚味道清新,也十分健康(圖:Alex Leung / Cook Beyond)。
徐先生感恩「Cook Beyond」共享廚房為他提供優惠租金,讓他減輕營運成本,才能繼續做下去。「Cook Beyond」營運總監Annie(左圖中)表示他們得知徐先生的餐廳在疫情期間結業,決定助他一把,讓他能重開「天之樂素食」。Annie亦品嘗過徐先生的天貝扒,大讚味道清新,也十分健康(圖:Alex Leung / Cook Beyond)。

開設天貝培訓班 傳承素食經驗

徐先生發願推廣天貝素食的目標很宏大,但他實踐的方法很踏實,都是一步一步嘗試;這條路不通,便轉行另一條。「堅持下去。總會有出路,能夠心想事成!」徐先生深信只要努力堅持自己的發願,一切自有因緣配合。在決定開設天貝素食工場後,他明白一開始不能獨力承受高昂的租金;現時所租用的「Cook Beyond」共享廚房,便十分認同其推廣素食理念,讓他能以優惠價錢承租,教他十分感恩。早前參與「亞洲素食展」,亦吸納了一批新的客人及潛在合作商戶,教他很鼓舞。未來他還計劃開辨天貝素食培訓班,讓新一代年輕人也學懂製作天貝,以及如何將它製成美味素食,

給徐太的說話

由餐廳到工場,徐先生最感恩是一直在背後支持的徐太。「我不算是成功人士,但一個好的丈夫,背後一定有一個好太太!」徐太也直言只要丈夫繼續經營,她會支持到底。「天貝的好處真的很多,無論對素食者及非素食者也有很大裨益。推廣素食,從來就是利益眾生。」

天之樂素食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urgertempeh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冬季雪雨緩解加州三年旱情 更帶來野花漫山綻放

美國加州經歷了連續三年旱災,在剛過去的冬季終於遇上了多雨多雪的天氣,山區、沙漠地區意外降雪,部分地區更連場豪雨,造成多宗人命傷亡及公共設施損毀事件。進入春季,加州卻迎來「超級盛放」(Super Bloom),各種野花爭相盛放,吸引了各地的遊客、攝影師和自然愛好者慕名而至,欣賞美景。

在野外,漫山遍野的花形成了巨大花海,由橙色的加州罌粟花(California Poppy)到紫藍色的羽扇豆(Lupinus)和黃色的芥末花(Mustard)。連在太空衛星拍攝的圖像中,也能清楚看到這些壯麗景觀。

受到太平洋上空的大型水氣聚集而形成的大氣層河流(atmospheric river)影響,加州自今年1月起出現一連串冬季風暴,更進入緊急狀態。由於各地的降雨量都高於歷史平均,一些地區的積雪量更超過往年的兩倍。公眾愈來愈擔心,創紀錄積雪融化會引發洪水。

當局宣布,截至4月20日,加州水庫儲水量是平均的105%,大部分水庫因為滿溢,更要不斷釋出儲水,以保留空間貯存融化的雪水。

加州水資源局(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與聯邦墾務局(Bureau of Reclamation)表示,加州各地水庫已告滿溢,今年可以百分之百滿足幾乎所有城市和農田的供水要求,無需限制供水量。過去兩年,當局提供的水量都非常低,要限制家庭和農業用水。

超乎平常的降雨和降雪量,除紓緩了加州持續多年的乾旱情况,也帶來了「超級盛放」的花季,各處山坡綠草如茵,野花遍開。稀有植物生物學家海瑟‧施耐德(Heather Schneider)說:「這樣讓我們的心靈得以治癒。」

所謂「超級盛放」,是由於花朵的種子在乾旱時期缺乏水分,無法發芽;但種子只是處於休眠狀態,只要有足夠雨水,加上適當的氣溫,花種沉寂數年後就會發芽盛放。加州上次出現「超級盛放」,已經是四年前的事。

在洛杉磯北部的蘭開斯特市(Lancaster)外的羚羊谷罌粟保留區(Antelope Valley California Poppy Reserve),大片加州罌粟花海顯得格外壯觀。該園區面積約達687公頃,是加州規模最大的罌粟花圃。

加州罌粟花(California Poppy,學名Eschscholzia californica)又稱金罌粟、加州陽光(California Sunlight)和金杯(Cup of Gold),是加州和墨西哥的原生植物,獲認為是土壤肥沃的標誌。它於1903年定為加州州花,每年4月6日是加州罌粟花日。

除了加州罌粟花外,加州還有50多種常見的野花在盛開。

從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NASA Earth Observatory)4月發布的太空照片中,可以看到羚羊谷加州罌粟保護區出現大片的橙色,位於聖路易斯─奥比斯波縣(San Luis Obispo County)及卡里佐平原國家紀念區(Carrizo Plain National Monument)則出現大片的黃色和紫色的鐘穗花(Phacelia)。

此外,三藩市商用衛星影像公司Planet Labs PBC發布了卡里佐平原的衛星圖像,該公司總裁威爾・馬歇爾(Will Marshall)配文稱:「哇,加州的野花盛開了!在500公里高的地方幾乎都能聞到!」

在這個陽光明媚、野花盛開的季節,大眾也暫忘洪水等顧慮,跑到野外賞花。加州公園與遊憩部(Department of Parks and Recreation)預計,這次「超級花季」將持續一個月左右,至5月中才結束。

Categories
《素食教煮》第3季 素視頻

《素食教煮》番外篇:周兆祥博士Raw Food體驗分享|香滑蕃茄濃湯

《素食教煮》第三季,主持鄺梓罡(Ken Kwong)繼續會為大家介紹更多色香味俱全的素菜,除了強調簡單易做之外,還會講解當中不同食材的營養配搭,讓大家食得更「有營」更健康!也歡迎大家前往Ken的Facebook專頁【素食教煮 – Ken Kwong】,和他分享素食心得!

今集《素食教煮》番外篇來到好素純素餐廳,Ken與嘉賓周兆祥博士一同分享素食及Raw Food的好處。原來「祥哥」是因當年赴英修讀博士學位時開始「轉素」,原因是甚麼?Ken也分享他的轉素經歷,以及炮製出色香味俱全素食的秘技,原來分為外在和內在兩大重要元素!

祥哥更即場為大家示範一道Raw Food美食「香滑蕃茄濃湯」,蘊含豐富維他命C,而且做法簡單,但步驟上仍有秘訣要留意,食材配搭也有一些建議,一同Click入短片看祥哥的講說!

(鳴謝:好素純素餐廳、綠野林)

*本影片內置字幕,在播放框右下方按「CC」圖示即可。

香滑蕃茄濃湯

材料:

蕃茄 2個、甜椒 1-2個、腰果 半杯
味噌 3湯匙、胡椒 少許、水 適量

做法:

  1. 蕃茄洗淨後切塊;甜椒洗淨後去籽切塊,備用。
  2. 先加入水份最多的蕃茄至攪拌機,然後加入甜椒,最後加入腰果和味噌。
  3. 開機攪拌,將材料打滑;然後按自己喜好(愛喝濃些或稀些)加入適量的水,再開機攪勻所有材料,香滑蕃茄濃湯即告完成上碗,灑上少許胡椒便可享用。

小貼士:

  1. 除了腰果,各位也可選用其他果仁類食材如阿麻籽、大麻籽、合桃、杏仁等代替。
  2. 祥哥也建議大家可按季節時令配搭不同材料一起攪拌,例如翠玉瓜、百合、淮山、牛蒡等也很適合。
  3. 這道蕃茄濃湯本身已很新鮮美味,若想進一步提升味道,建議可加入少許蕃茄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