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素食譜

我們這一家 (清新水果飯糰)

我們這一家 (清新水果飯糰)

食譜設計︰(佛教金麗幼稚園) 劉芊滺及家長

這道充滿日式風格的飯糰,特別選擇在地食材減少碳排放,加上簡單烹調的方法,以傳遞食物的真實風味,找出惜食的環保理念,讓每一份食物都得以充分發揮。

材料:

青提子、菠蘿、蕃茄仔、士多啤梨
藍莓、手指餅、白飯、紫菜、食用花

做法:

1. 將所有水果清洗乾淨。
2. 將菠蘿切開兩邊,然後選取其中一邊把菠蘿肉挖走。
3. 將青提子、蕃茄仔、士多啤梨及藍莓全部切開一分為二。
4. 將飯搓圓,將紫菜包上飯上成為飯糰。
5. 將少量紫菜搓圓做眼睛部份,蕃茄仔少量切成三角形形狀作為嘴巴部份,然後黐上飯團中。
6. 最後將所有食材放進菠蘿裏擺盤,完成。

本食譜是佛教大光慈航中學與佛門網合辦「親子環保素食烹飪比賽」的優異獎得獎者。

Categories
素店

全港首間社企素食音樂Cafe,推廣環保低碳素菜,協助弱勢社群就業!

兩年前,我們曾訪問位於佐敦舊區的葷素共融餐廳「 Jazz Bird」,那時正值新冠疫情,創辦人兼店主Luna希望透過餐廳作為慈善派飯據點,既幫助受疫情影響的香港人,也招募年輕人加入團隊,為他們提供培訓及工作機會。餐廳的善心舉動,曾獲頒發「可持續發展傑出企業獎」肯定。

「我行我素」以社企形式營運,將素食和音樂結合一起,餐廳每月也定期舉辦音樂表演(圖:我行我素)。
「我行我素」以社企形式營運,將素食和音樂結合一起,餐廳每月也定期舉辦音樂表演(圖:我行我素)。

加入「伙伴倡自強」計劃

疫情結束後,「Jazz Bird」亦完成歷史任務結業;Luna和另一半前往加拿大生活,兒子亦在那兒誕生。不過Luna一直視香港為自己的家,她的團隊去年成功申請政府的「伙伴倡自強」社企計劃,促使她決定回港開設「Jazz Bird」第二代、社企素食音樂Cafe「我行我素」(Eagle & Sparrow Music Cafe)。

Luna表示,Cafe主要是為少數族裔、婦女和青少年提供培訓計劃和就業機會,幫助他們投入社會,所以這裏的員工來自不同國籍及年齡層。至於音樂元素,由於Luna既是素食者也是音樂人,一直希望將這兩種元素結合一起;當年「Jazz Bird」因為地方太細未能做到,如今終在「我行我素」這裏達成願望。餐廳跟舊店同位於佐敦舊區,地方較大,可容納一個迷你舞台,每月定期邀請不同歌手樂隊前來表演。

餐廳不少菜式名字也跟音樂有關,例如這道「花花世界」取自陳慧琳名曲,其實是以西蘭花和椰菜花切成扒的形狀,再配以松露素上湯,賣相十分吸引。
餐廳不少菜式名字也跟音樂有關,例如這道「花花世界」取自陳慧琳名曲,其實是以西蘭花和椰菜花切成扒的形狀,再配以松露素上湯,賣相十分吸引。
「雜菌女人花泡飯」以雞髀菇模仿帶子,泡飯的飯是以椰菜花打成,生酮人士同樣適合享用。
「雜菌女人花泡飯」以雞髀菇模仿帶子,泡飯的飯是以椰菜花打成,生酮人士同樣適合享用。

100%全素食 鼓勵減吃精製澱粉質

說到食物,前身「Jazz Bird」有提供少量葷食菜式,何解今次決定完全「走肉」,成為一間100%素食餐廳?「存放不同種類的食材是一大問題,我們希望讓素食人士吃得放心,決定只做素食。」

餐廳以新派西式風格為主,結合非傳統Fusion菜式,絕少採用加工食物,盡量以天然原形食材入饌。主廚Benny有逾十年素食餐飲經驗,他坦言採用原材料製作素菜,雖然所花功夫較多、製作時間較長、存放時間較短,「但客人一吃便感受到食物的真正原味道,也能保留更多營養。」

猴頭菇漢堡特別採用全素的竹炭意大利飽製作,猴頭菇扒以黑椒煮香,十分惹味。
猴頭菇漢堡特別採用全素的竹炭意大利飽製作,猴頭菇扒以黑椒煮香,十分惹味。
「粉紅色的心意粉」來自陳百強名作,以紅菜頭做主角,既是意粉配菜,同時製成醬汁一起煮。
「粉紅色的心意粉」來自陳百強名作,以紅菜頭做主角,既是意粉配菜,同時製成醬汁一起煮。

餐單上還可見多款生酮、低碳菜式,例如多用椰菜花飯取代米飯等精製澱粉質,就算不是奉行生酮飲食的朋友也不妨試試。餐廳每月均會舉行素食主題宴,選用一款食材做主角,炮製多道美味素菜, Benny笑言這是一項挑戰,但他十分樂於接受挑戰,「身為廚師,每天只是烹調餐單上的菜式,總覺有點沉悶。每月一次的素食主題宴,正好讓我和團隊嘗試研發其他食物,十分好玩!」

餐廳上月舉行蓮藕主題宴,其中一道蓮藕腐乳漢堡配椰菜花飯,同樣賣相精緻。
餐廳上月舉行蓮藕主題宴,其中一道蓮藕腐乳漢堡配椰菜花飯,同樣賣相精緻。

慈善派飯 回饋社區

「我行我素」亦繼承「Jazz Bird」的慈善派飯傳統,現時每月定期舉行兩次。Luna感恩有一班義工全力支持,才能成就美事。現時受惠的多為區內長者及單親家庭父母,主廚Benny為此也會考慮到老友記們不夠「牙力」,多選擇一些較軟腍的食材,亦盡量少鹽少油,希望大家吃得更健康。

在一班義工支持下,餐廳定期舉行派飯活動。Luna更表示更有受惠人士捐款支持,令她十分感恩(圖:我行我素)。
在一班義工支持下,餐廳定期舉行派飯活動。Luna更表示更有受惠人士捐款支持,令她十分感恩(圖:我行我素)。

素食和音樂 同樣宣揚和平與愛

開業半年,Luna坦言仍在努力營運中,但感恩能做到一開始訂立下來的目標,身體力行幫助弱勢社群就業。「我們有聘請仍在接受戒毒治療的人士,他們因為生活習慣很難早起,我們也會盡力配合,安排在黃昏至晚間時間上班。」這份包容,同時呈現在餐廳將音樂和素食結合的理念上。「茹素有助我們減少戾氣;音樂同樣能令人心境平和,所以我們特意將兩者結合 —— 原來素食一點也不乏味,既可創意與美味兼備,還可以一邊聽歌一邊吃素呢!」

Luna回想餐廳初期辦音樂表演,可能只得一、兩位顧客捧場;現到在逢周末也座無虛席,既有素食朋友,亦有熱愛音樂的朋友長期捧場,彼此興趣和飲食習慣各有不同,但來到這裏,大家不約而同享受音樂、享受素食。台上表演的歌者與台下的顧客距離拉近,帶出一份共融氣氛,這是Luna心目中最理想的素食餐廳,就像家一樣令人感到溫暖。

我行我素(Eagle & Sparrow Music Cafe)

地址:佐敦文蔚街23號地舖

時間:11:00 – 21:00(星期一、二、四);11:00 – 18:00(星期三);11:00 – 22:00(星期五至日)

電話:6133-2363

延伸閱讀:
這間主打素食的小店,在疫情下逆市開張,為弱勢社群派飯派物資送暖。他們以甚麼理念和信念,持續營運下去?

在Luna(中)和主廚Benny(右)帶領員工「圓碌碌」(左)等一眾餐廳員工,上下一條心推廣素食,也希望更多人喜歡本地音樂。
在Luna(中)和主廚Benny(右)帶領員工「圓碌碌」(左)等一眾餐廳員工,上下一條心推廣素食,也希望更多人喜歡本地音樂。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高牆無法阻擋鳥兒 巴勒斯坦觀鳥者日漸增加

在西岸拉姆安拉西北部的艾因奇尼亞山谷(Ein Qiniya)一株橄欖樹下,野生動物攝影師兼觀鳥者穆罕默德‧舒艾比(Mohamad Shuaibi)列舉他能看到的鳥類:那裡有雨燕和燕子飛翔、俯衝,短趾鷹在遠處盤旋,另一邊有一隻松鴉在橄欖枝上棲息,紅隼正飛回石灰懸崖上的巢穴。

舒艾比也提到自己在野外被以色列士兵或警察截查的次數。他說:「自去年10月以來,我已經被拘留四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麻煩。為了觀鳥,我們需要一早外出,但大多數軍事行動都是在凌晨進行的,你在這個時間出去,可能會遭槍殺。」所以他現在避免在某些時間外出。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位處歐、亞、非三大洲之間的要衝,是地球上最繁忙的候鳥遷徙路線之一,估計每年過境的鳥類有550多種,總數高達5億隻。每年9月至10月,候鳥經過加沙地帶,從歐洲遷徙到非洲過冬;翌年春天,數以百萬計的雀鳥又會取道巴勒斯坦,飛返歐洲築巢和產蛋。

舒艾比說:「鳥兒從未改變路線,儘管有戰亂,這些鳥仍然會回來,也帶給我們帶來希望。」

巴勒斯坦觀鳥者穆罕默德‧舒艾比。
巴勒斯坦觀鳥者穆罕默德‧舒艾比。

舒艾比在拉姆安拉任職店員,約在十年前開始觀鳥。多年來,他一直缺乏資金,難以取得器材,以色列更限制巴勒斯坦人的活動──單在西岸,以軍就設立了759個檢查站。

然而近年來,在西岸和加沙,像舒艾比一樣投入觀鳥的人愈來愈多。住在加沙的孿生姊妹勞拉和曼迪‧瑟達(Lara and Mandy Sirdah)說:「觀看鳥類和野生動物讓我們從戰爭、流離失所和加沙悲劇的恐懼中得到很大的安慰,」

兩人今年47歲,同在支援聾人的組織Atfaluna工作。她們從小就對大自然和野生動物感興趣,但直到2015年才開始認真觀鳥。過去幾年,她們不時走到加沙的濕地、樹林和田野觀賞。觀鳥之旅帶來難得的機會,讓她們擺脫束縛的感覺:她們仰望天空,尋找飛鳥,夢想可以像鳥兒那樣飛翔。

勞拉和曼迪姊妹
勞拉和曼迪姊妹

2022年3月,勞拉、曼迪與學術研究人員、其他鳥類觀察者合作,發布了第一份加沙鳥類清單。

去年10月,以色列軍方下令加沙民眾撤離,瑟達姊妹被迫離開北部的家,甚至不獲允許攜帶觀鳥裝備,但她們仍在觀鳥。到目前為止,她們已經列出在過去幾個月遷移過程中發現的39種候鳥和留鳥。

加沙伊斯蘭大學環境研究教授阿卜杜勒法‧塔赫‧拉布(Abdel Fattah Rabou)說,在巴勒斯坦地區,鳥類在彈孔或檢查站築巢,在隔離巴勒斯坦人的土牆、鐵絲網和欄柵上棲息。他說:「雖然我們出入受限制,但鳥兒沒有國界,可以去任何牠們想去的地方。」

巴勒斯坦環境與永續發展協會(Palestin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創始人賽義德‧肖馬利(Saed Shomaly)表示,巴勒斯坦人對觀鳥的興趣多年來一直在增長。他說:「我們有四個生物地理區域,使該地區的生物非常多樣。」據他統計,有375種鳥類在西岸棲息。

肖馬利說:「去年春天,我在傑寧組織了一場觀鳥比賽,有21名巴勒斯坦人參加。他們來自遠至納卡布沙漠和加利利等地方,但今年他們不可能聚集了。」

這一天,拜特賈拉(Beit Jala)環境教育中心(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re,簡稱EEC)的研究員邁克爾‧法胡德(Michael Farhoud)帶著一群來自阿伊達難民營的九年級女學生到野外考察。他們走到樹木繁茂的山頂上,俯瞰橄欖樹和葡萄園的梯田。法胡德為一隻剛捕獲的柳鶯戴上足環,向女學生解釋如何追蹤鳥類的活動。

該中心成立於1986年,設有花園、鳥類復健中心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也在西岸設立了多個鳥類監測和標識站,並發表了有關當地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報告。中心主任西蒙‧阿瓦德(Simon Awad)說:「我們希望鼓勵大眾關懷生命和生物多樣性,並捍衛氣候和環境正義,」

15歲的拉米斯‧哈里蒂(Lamis al-Harithi)說自己喜歡觀察鳥類,最喜歡的是顏色鮮艷的巴勒斯坦太陽鳥。她說:「我喜歡牠,因為牠是巴勒斯坦的象徵。太陽鳥不會遷徙,一整年都待在這裡。」

女孩子在橡樹和松樹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氣,當法胡德放出柳鶯,繼續向北飛行的時候,女孩們高興地尖叫起來。另一位同學馬拉克(Malak):「鳥兒可以飛到它們想去的地方。」

Categories
《素心Cook》 素視頻

《素心Cook》:素食+環保,如何淨化身心靈?

今集,《素心Cook》繼續來到「好素純素餐廳」和大家分享。藍婷回顧當日新冠疫情期間,曾設計了逾100個素食食譜,在創作及下廚期間,她感受到自己真的很專心、很專注,認為這是一個動態的冥想,有助淨化我們身心靈。藍婷更提到,除了素食有助環保護生,我們日常生活不同範疇,例如衣著都可以善用循環再造物料,為環保出一份力。一同Click入短片看看她的分享!

(鳴謝:好素純素餐廳)

*本影片內置字幕,在播放框右下方按「CC」圖示即可。

【Veggie365】 由佛門網全力支持。【佛門網】致力提倡正信佛教,淨化心靈,貢獻社會,造福眾生。如您認同我們的工作,歡迎捐助,支持我們的弘法事業。護持佛門網請按:https://donation.buddhistdoor.org/tc

各位亦可透過一次性捐款,支持【Veggie365】網站運作,感恩:https://buy.stripe.com/7sI0328M54gNanS7sy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牠們和他們都是動物啊!從狗肉節反思「物種主義」

(本文作者為「不吃動物的人」網站創辦人林月,原文在佛門網上載)

感謝佛門網邀請,讓動物在佛門有多一把聲音。關於筆者的簡介,歡迎瀏覽《不吃動物的人》網站。

玉林荔枝狗肉節

每年夏至(6月21日前後),中國廣西玉林市都會舉辦一個引人注目的動物節日——玉林荔枝狗肉節。顧名思義,正是一個標榜吃狗肉(和荔枝)的民間傳統節日。據聞每年這個為期約十天的狗肉節,都會屠宰成千上萬狗隻,以供食用。[1]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吃狗肉,對於一些朋友來說,相信是匪夷所思(殘忍⋯⋯下刪一千字)的一件事。狗肉節的實況,在此不贅,僅以「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寵物部主任凱利歐米拉(Kelly O’Meara)的一段話概括之:

「整個交易的所有部分都極其殘酷,沒有任何文化有藉口讓這樣的情況存在。當這些狗被捕捉後,他們被放入極小的鐵籠裏,一個疊一個,在長途運送過程中很多狗被窒息而死,牠們沒水、沒食物、沒休息,並暴露在極為寒冷和極為炎熱的天氣中,那些倖存者最後面臨的是被殘酷地屠殺,我們認為這種情況不能在任何國家繼續發生,這真的是極度殘忍。」

的確殘忍。十分滿分的話,該有十分?

狗肉節的「動物實驗」

可是,如果將狗肉節的狗,換成其他動物,又是否依然十分殘忍呢?我們來做個「動物實驗」。

如果換成了「貓」,變成「貓肉節」,殘忍指標同樣以十分滿分的話,不知會有幾多分?

如果換成了兔?

倉鼠?鸚鵡?烏龜?還是十分嗎?

牛呢?「不好意思,麻煩你七分熟。」

動物權利:物種主義(Speciesism)

以上「動物實驗」帶出了「動物權利」(Animal Rights)論述之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物種主義(Speciesism)。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物種主義」也稱「物種歧視」,譯自英文「Speciesism」,來自「Species」(物種)和「-ism」(主義),經常與種族歧視(Racism)及性別歧視(Sexism)相提並論。創立「物種主義」(Speciesism)這個詞語的,是英國心理學家理查賴德(Richard D. Ryder),並由被譽為「現代動物權利之父」的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發揚光大。「物種主義」由上世紀七十年代創立至今,半世紀以來深深影響了全世界對於動物保護的想法和態度,繼而牽起持續之今、席捲全球的素食浪潮。

物種主義的中心思想,簡而言之,就是將看待事情的標準,建基於「物種」這一個特徵之上。如果吃狗肉不對,吃貓肉不妥,那麼吃牛肉為甚麼卻沒有問題?狗、貓、牛,同是動物,都會痛,也怕死,為甚麼看待牠們的態度,卻差天共地?

不都是動物嗎?

狗肉節的支持者,通常都會反問反對狗肉節的人:「既然你說我們不該吃狗肉,那麼為甚麼你卻吃牛肉、豬肉、雞肉、魚肉?不都是動物嗎?」在純粹理論層面,狗肉節支持者其實思想一致,大意就是「所有動物都可以吃,管牠貓狗豬牛羊。吃狗吃牛,別無差異。」

至於認為吃狗肉不對的人,如果本身有吃其他動物,在純粹理論層面,正正演繹出物種主義的精髓:「不可吃狗,但可吃牛。」狗牛之別,就在「物種」,一隻是狗,一碟是牛。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狗肉節支持者對於「食用動物」的想法一致,背後其實也隱含物種主義:「不可吃人,但可吃貓狗豬牛羊。」他們只是在後半句的「動物部分」(貓狗豬牛羊)一視同仁,同時卻忘記了人類其實也是一種動物。

假設他們真的也會吃人,也許便算不上是「物種主義者」(Speciesist):即所有物種,也可以吃。

「一視同仁不必要地虐殺無辜動物」是否正當?大家實應深思。

沒有對錯,只有因果

如是因,如是果。有些人會吃狗,自有其自身及社會的千絲萬縷歷史文化背景因素,以及隨之而來的果報。有些人會吃其他動物,亦復如是。

將心比心,易地而處,慈悲之心自會流露,物種主義乃至種種人我對立,自然不攻自破,圓融為一。


[1] https://www.frdofanimal.org/創辦的人

Categories
素食譜

卷喜愛 (素菜卷伴南瓜醬)

卷喜愛 (素菜卷伴南瓜醬)

食譜設計︰(保良局周梁順琴小學) 梁赤燃同學、吳詠欣女士

這道「卷喜愛」包含爸爸媽媽及兒女的愛,捲起一件一件心形素肉壽司,一家喜樂地品嚐滋味的製作成果。菜式運用高礦物質的紫菜,配低脂高蛋白質的素肉。將紫菜、素肉、紅蘿蔔切成心形條狀,簡單捲起正如家人一起齊心聯繫在一起,艱難一定會過去,互相支持支援,達致家庭幸福。

材料:

素肉 200克、紅蘿蔔 1條、蛋 1隻
南瓜 半個、紫菜 2片、炸粉 100克

醃料:

鹽 1/2茶匙、豉油 1茶匙、油 1/2茶匙
糖 1茶匙、豆粉 1茶匙

做法:

1. 素肉剁碎醃製。
2. 紅蘿蔔切成心形條狀。
3. 準備紫菜,放上雞肉碎及紅蘿蔔絲。
4. 捲起紫菜成條狀。
5. 打蛋混合炸粉。
6. 用油半煎炸雞卷。15分鐘後取起切開。
7. 南瓜去皮洗淨,切粒蒸15分鐘,加入橄欖油拌勻達濃稠滑度,伴碟用。

本食譜是佛教大光慈航中學與佛門網合辦「親子環保素食烹飪比賽」的季軍得獎者。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想接觸久未聯絡的朋友又難以啟齒 心理學者建議「熱身」練習

大家都可能有類似經驗,突然想起好久不見的老朋友,不過總是不知道該如何重新聯繫他們。

專家指出,友誼是長壽、維持健康的要素之一,還能提高大家的幸福感。隨著年齡增長,與最親密的家人、親戚、朋友和鄰舍的社交接觸更形重要。然而,友情可能基於種種原因自然轉淡,許多人會與曾經親密的朋友失去聯繫,難以重新聯絡。

英國和加拿大兩位心理學者新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大家常常猶豫是否要與久未見面的朋友重新建立聯繫。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助人及幸福實驗室(Helping and Happiness Lab)總監拉拉‧阿克寧(Lara Aknin)和英國蘇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心理學高級講師吉莉安‧桑德斯特羅姆(Gillian Sandstrom)今年4月在期刊《傳播心理學》(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發表了這項研究,研究共分七部分,有2,500人參與。

結果發現90%參加者都曾想起一位久未見面的友人,亦想與他見面。但相當多的人(70%)對於在那一刻作重新聯繫的想法持中立甚至消極的態度,即使他們對這段友誼比較熱心,也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人會付諸實行,向這位朋友發訊息。

知易行難,為了理解參與者為何不情願主動聯絡友人,研究人員讓他們參與其他幾項意見調查,例如評估他們當時做各種事情的意願,包括與失去聯繫的朋友聯繫、與陌生人交談,以及拿起一袋垃圾。結果參與者覺得,打一通電話或傳簡訊給失去聯繫的朋友,跟與陌生人交談或撿起一袋垃圾一樣困難。

參與者表示,最大的障礙包括擔心老朋友不想收到他們的消息、「這麼長時間之後太尷尬」,以及感到「歉意」,反而以自己太忙或擔心老朋友太忙為理由的最少。

為鼓勵參加者主動聯絡友人,研究人員試圖提及過往的研究,例如有研究表明來自老朋友的訊息往往會受到歡迎。但這種辦法並沒有緩解參加者的抗拒,表示願意發送訊息給朋友的仍然很少。

阿克寧說:「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試圖改變大眾的想法可能不是最好的策略,我們應該嘗試改變他們的行為。」

於是有人用新方法讓參與者進行「熱身」練習:一組花三分鐘給目前的朋友和熟人撰寫訊息,另一組則花三分鐘瀏覽社交媒體。然後,該練習要求每位參與者起草一段發送給老朋友的訊息。

事實證明,經過練習後,參與者大有改進。參與「熱身」練習的人有53%最終發送了訊息給朋友,比沒有「熱身」的增加了三分之二;瀏覽社群媒體的一組只有31%的人聯絡過老朋友。

阿克寧(左)和桑德斯特羅姆(右)也是老朋友。
阿克寧(左)和桑德斯特羅姆(右)也是老朋友。

為什麼這是我們需要熱身來克服的障礙呢?阿克寧解釋,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開始感覺老朋友像陌生人。有人認為,這種心理距離是重新聯絡朋友的主要障礙。

阿克寧又分享自己的經驗說:「吉莉安和我也是老朋友,我們在加拿大讀博士時已經相識,斷斷續續保持聯繫,但最近一次重新聯絡是在2022年元旦,當時我給她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我想念她,想合作新的研究計劃。我們從失聯獲得靈感,於決定研究人類是否和何時願意與老朋友再次聯繫。」

Categories
《植本食薏》 素視頻

《植本食薏》:素食以形補形,海藻、根莖類、綠葉菜、圓型蔬食,各有不同營養價值!

「植本食薏」平台聯合創辦人薏雯(Yi-wen)早前來到「好素純素餐廳」,和大家分享她的素食心得。這一集,薏雯和我們分享不同型狀的蔬食,各有不同好處 —— 原來海藻類食物含有最豐富的礦物質?綠葉菜擁有最多的能量?圓形狀的蔬菜,為甚麼會是最平衡的蔬菜類別?薏雯還會為我們細說素食跟四季、五行的關連,一同Click入短片聽聽她的講解!

(鳴謝:好素純素餐廳、植本食薏)

*本影片內置字幕,在播放框右下方按「CC」圖示即可。

講座所有集數重溫請看:https://bit.ly/3wAJTSZ

【Veggie365】 由佛門網全力支持。【佛門網】致力提倡正信佛教,淨化心靈,貢獻社會,造福眾生。如您認同我們的工作,歡迎捐助,支持我們的弘法事業。護持佛門網請按:https://donation.buddhistdoor.org/tc

各位亦可透過一次性捐款,支持【Veggie365】網站運作,感恩:https://buy.stripe.com/7sI0328M54gNanS7sy

Categories
素食譜

芫荽蘑菇湯

芫荽蘑菇湯

食譜設計︰善慈法師

材料:

蘑菇 250克、芫荽 一把、 薑 3片、麻油 1湯匙

調味料:

味噌 3湯匙、黑豆蔭油 1湯匙、沙茶醬 1茶匙
(以上混合後拌勻)

做法:

1. 把蘑菇切片,芫荽切碎,分開待用。
2. 熱鍋下油,爆香薑片、蘑菇。
3. 煲放8碗水燒滾,放所有材料及調味料中火煲2至3分鐘。下芫荽及麻油,關火試味即可。

本食譜由國際佛教觀音寺提供,特此鳴謝。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大象有情!學者發現亞洲象群會安葬小象

眾所周知,大象是具有靈性的動物。過去曾有研究顯示,大象在同類死去時,會有悲傷或哀悼的表現。印度科學家最近首次發現,亞洲象對死去的小象舉行類似人類葬禮的儀式。

今年3月,印度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林務局(Indian Forest Service)官員帕爾文‧喀斯旺(Parveen Kaswan)和印度科學敎育和研究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簡稱IISER)的高級研究員阿卡什迪普‧羅伊(Akashdeep Roy)在《瀕危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Threatened Taxa)發表一項研究,記錄了2022年和2023在印度孟加拉(Bengal)地區北部,五宗亞洲象埋葬同類的儀式。

論文指出,從這些屍體的不尋常姿態,以及埋屍起點旁出現的象群足印推斷,象群可能為死去的小象舉行過埋葬儀式。羅伊說,過去曾有非洲象埋葬同類的紀錄,但這是首次發現亞洲象有埋葬同類的行為。

研究人員觀察到,當小象死亡時,象群會用鼻子和腿把牠們遷移到別處埋葬。五頭小象均擺放成仰臥姿勢,四腳朝天,然後以泥土將牠們埋葬,在一些案例中,象群更會圍繞著埋葬的小象大聲吼叫和吹響象鼻。

該研究指出,由於成年的象重量過大,因此只有小象會給象群這樣運送和埋葬。這些小象在死亡時年齡介乎3個月至1歲之間,其中三宗個案的小象死於多重器官衰竭,原因可能有多種,包括從高處墜落或自然窒息。

埋葬地點通常在茶園的灌溉渠道中,距離最近的人類聚居地只有數百公尺。科學家在埋葬地點周圍觀察到15至20隻大象的清晰足跡。

羅伊說,過去大象大多生活在森林裡,但近幾十年來,牠們已適應在人類生活的地區活動。他解釋,茶園的排水溝是埋葬小象的「完美地點」,因為成年象只需將死去的小象放在水溝,蓋上泥土便可。

不過也有學者,如紐約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心理學副教授約書亞‧普羅特尼克(Joshua Plotnik)認為,這些現象可能只是巧合。他說:「雖然過往有人觀察到大象搬動小象屍體的情況,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觀察大象數十年的同事,都沒有發現大象埋葬死去同類的事情。」

他表示,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些小象掉進了溝渠,無法脫身,然後死在那裡,泥土是死後自然堆積的,那些足印則是象群試圖前往營救的證據。他認為這個現象需要進一步研究。

至少,有關埋葬的報道與我們了解的大象對同類死亡的反應一致。過去,人類曾觀察到大象搬運死去幼象的屍體;牠們走近同類的屍體時,也經常表現出行為變化,如探地觀察、嗅探和觸摸屍體。牠們有時會將泥土或大棕櫚葉放在屍體上,與人類的悲傷或哀悼很相似。

亞洲象獲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為瀕危物種,估計約有26,000頭野生亞洲象,主要分布在印度和東南亞地區,平均壽命在60至70年之間。這項研究不僅讓我們更深入了解神秘的生物行為,也凸顯了保護珍貴生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