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的研究發現,大象的飲食習慣與人類相似,不是有甚麼就吃甚麼,而是追求「天天新款」,隨季節、喜好及生理需要作選擇。負責這項研究的生態學家說,研究成果對野生大象的保育工作有重要啟示。
美國布朗大學環境及生態、進化與個體生物學助理教授卡切辛諾(Tyler Kartzinel)與團隊研究肯尼亞大象的飲食習慣。他們並非單靠觀察,而是應用科技分析兩組分別棲息於草原和森林的野生大象吃甚麼。該項研究的成果於7月初在《皇家普及科學學會》期刊發表。卡切辛諾教授解釋,基於安全考慮,研究人員難以近距離接觸體型龐大的大象,加上牠們的活動範圍很廣,很多時在晚上才進食,吃的時候又可能藏身於茂密叢林裡,吃的植物可能很細小,難以憑肉眼看到和研究。
於是研究團隊採用名為「基因元條碼編定」(DNA metabarcoding)的基因分析技術,分析兩組大象的糞便樣本。研究人員用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確定有關大象糞便中的碳同位素,然後與植物基因資料庫裡的植物碳同位素檔案核對,並結合GPS追蹤和遙距感應器收集的數據,來推敲每一頭象吃的食物。
結果研究人員在大象糞便樣本中識別出367種有不同基因的植物。單一個糞便樣本已有多達137種植物的蹤跡。由此可見,大象攝取的植物種類繁多,即使牠們集體活動,一起覓食,但每一隻象的食物都不盡相同,同一頭大象吃的東西亦會隨時間、降雨量、溫度,人類的干預活動而轉變。象的性別和年齡也跟食物種類有關。概括而言,研究結果顯示大象的「餐單」不是單單取決於棲息環境有甚麼食物,還跟個別大象的喜好和生理需要有關。
大象需要多元化的食物有其因由。卡切辛諾教授解釋:「大象身型龐大,食量很大。為了果腹,最直接就是大量進食處身環境最常見的植物。可是這些植物可能缺乏某些營養素,又或者含有一些驅趕草食性動物的化學物質。大象需要尋覓其他植物以補充營養素,又或者進食其他植物來中和有害的化學物質。」
研究成果帶來的啟示之一,是人類要避免破壞生物多樣化,保持大象多元化的食物來源,特別是在旱季。卡切辛諾教授說:「生態保育工作者要謹記,吃飽只能讓動物生存下來,而不能滿足牠們生活和發展的需要。了解大象吃甚麼,有助我們更妥善地處理野生大象、犀牛和野牛等物種的生態保育,確保牠們持續繁衍,同時減少野生大象掠食人類農作物的可能。」
根據早前的另一項研究,大象在雨季時吃嫰草,在乾旱季節會轉為吃樹葉,食物選擇變化較小。
僧多粥少,大象講究食物多元化,那為何不獨自覓食,而要群居?科學家推斷,群居有其好處,例如安全,大象衍化成各自選擇食物,相信是為了減少同類爭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