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懶惰」的生物洞螈 數年才移動幾公尺

在歐洲南部的石灰岩洞穴裡,長年黑暗,蓄積著大量地下水,卻在一種奇怪的生物在生活。在長達100年的漫長一生裡,牠們幾乎不吃、不動,也很少交配──牠們的名稱是洞螈(olm,學名Proteus anguinus)。

洞螈是蠑螈類(salamander)的兩棲生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像蛇,但長有四足。牠們一般身長20到30厘米,最長可達40厘米。由於洞螈大部分時間在光線微弱的洞穴中棲息,眼睛嚴重退化,所以也稱為盲蠑螈,但卻有敏銳的嗅覺和聽覺。

洞螈身上沒有鳞片,只有薄薄的黄白色、粉红色或棕色的皮膚,與人類的皮膚相似,因此也稱為「人類魚」(Human Fish)。牠們是歐洲唯一的螈科生物穴居脊索動物。

洞螈在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沿岸的石灰岩山脈的洞穴中生活。這片名為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Dinaric Alps)的高原地帶,橫貫意大利東北部、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以至黑山等國。土質屬石灰岩,岩石因地下水侵蝕而成為洞穴。

洞螈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埋在泥土和水中,很少活動,但卻能存活超過100年,因而引起一些科學家的興趣,研究牠們長壽的原因。

洞螈可說是地球上最懶惰的生物,研究發現,洞螈一生大部分時間基本上是靜止的。斯洛文尼亞生物學家羅克‧科斯坦涅克(Rok Kostanjsek)領導的洞螈基因組計劃(Proteus Genome Project)希望分析洞螈的基因,了解牠們長壽的原因。科斯坦涅克說,自然界較長壽的生物均是體形較大的,如龜、大象和鯨魚等,洞螈體形細小,但壽命很長,可說是較特別的物種。

但另一方面,洞螈卻有驚人的復元能力,肢體或器官受傷,可以完全恢復,重新長出來。科學家也希望找出箇中原因,或有助傷者或接受手術後的病人復元。

洞螈在17世紀為人類發現,斯洛文尼亞自然歷史學家約翰‧魏哈德‧馮‧瓦爾瓦索(Johann Weikhard von Valvasor)在著作《卡尼奧拉公國的榮耀》(The Glory of the Duchy of Carniola)一書中,首次提及這種神奇的生物,當時他形容牠是「小龍」。後來科學家將其命名為「普羅透斯」(Proteus,希臘神話中的海神,相傳可變身成各種野獸或怪物)。

斯洛文尼亞轉用歐羅前,錢幣鑄有洞螈圖案。
斯洛文尼亞轉用歐羅前,錢幣鑄有洞螈圖案。

匈牙利羅蘭大學(Eotvos Lorand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格爾吉‧巴拉兹(Gergely Balazs)和同事一直在研究這種生物,他們2020年在《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Zoology)發表的一項有關洞螈的研究。2010至2018年間,巴拉兹和歐洲多國的科學家在波黑東部一些洞穴中,對洞螈作長達八年的考察,統計得該地區有26隻洞螈。研究發現,洞螈的活動範圍非常小,大多數樣本幾年內移動的距離都小於10公尺,最遠的一條也只移動了38公尺,其中有一條洞螈一動也不動地在水裡呆了7年又14天(2,569日)。

由於洞螈在隱蔽的環境棲息,食物來源稀少,只能捕捉細小的水生動物,如小蝦、蝸牛、浮游生物和細小的甲殼類動物等。牠們會把獵物整隻吞下,然後慢慢消化。研究人員又發現,洞螈平均12年才繁殖一次。

洞螈像住在世外桃源,但仍然受到生存威脅。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將洞螈列為易危物種 。斯洛文尼亞盧比安納大學(University of Ljubljana)的拉德加‧布熱格(Tajda Gredar)說,洞螈受到的威脅包括天氣乾旱引致地下水乾涸,以及水源受到農藥、殺蟲劑和金屬污染等。